2023届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如何写好历史小论文(范文推荐)

时间:2022-06-10 10:5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届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如何写好历史小论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届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如何写好历史小论文(范文推荐)

 

 2023 届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 如何写好历史小论文

 【题型特点】近年来,历史小论文在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其实质就是用议论文的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其突出特点是试题没有固定的参考答案,只有评分参考要求。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已学的历史知识,展示自己的才华。但 小论文集考查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取观点)能力、基础知识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于一身。因此它的开放性并不等于可以信马由缰,无拘无束。

 一、历史小论文要求如下 1. 具备历史小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

 (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

 (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

 论述四原则分明 (系统性原则)

  历史小论文试题是论文,不是问答题,不能像回答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观点鲜明,中心突出,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有逻辑性,分清层次,条理清楚,一分为二。

 (史论结合原则)

 紧扣材料,从材料出发进行回答,要有史有论。

 (结构性原则 —— 总分总)

  一篇小论文就是一篇浓缩的完整的文章,要做到:

 (1)开篇一定要注意开门见山,主旨明确; (2)中间论证一定要注意层次清楚、史论结合; (3)结尾一定要注意结论呼应,简明扼要。

 (精炼性原则)

  历史小论文一般都有字数限制,故要求抓住关键信息,语言精炼、切中要害。

  A.论证过程逻辑要清楚、严密,经得住推敲,做到证据与观点之间的无缝连接。

 B. 论证过程应有“历史味”,用学科语言,做到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切忌大白话和空发议论,或简单的罗列史实。

 2. 表述成文: 不能像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

 3. 语言精炼:

 历 历史小论文一般都有字数限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先打草稿或列要点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精炼,切中要害。

 二、目前高考小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

 1.文章没有观点,泛泛而谈,直到最后不知所云。

 2.文采优美,没有史实,等同于作文

 3.没有做到史论结合,要么是材料的简单累积,要么是论点多多,缺乏史实。

 【真题典例】

 典例 1.(2010 年全国卷第 40 题第 3 问)

 材科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 800 张,织工 2 330 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 l70 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 3400 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l6 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 l l40 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l700 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 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3 分)

 评分参考:

 第一等(13—11 分):

 ①观点明确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③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第二等(10~6 分)

 ①观点较明确;②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第三等(5~0 分)

 ①观点不明确;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③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

 典例 2. 2011 年全国卷第 41 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

 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 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 1800 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 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三、解题技巧 ( 一)。

 浏览材料,找关键词,明确观点。很多学生,在提炼观点时没有根据题意,导致跑题而失分,十分可惜。由于题干中的观点并不全面,我们不能完全获悉,因此,就必须要阅读材料,找出关键词。

 何为“关键词”?那就是材料中的主体或者是围绕的中心,它反映了材料的主要意思和要旨。

 一般而言,要把题干中的问题带到材料中去阅读,如 2010 年中的“历史前提”其实就是讲资本主义有萌芽到发展的条件或者是原因,2011 年的“西方崛起”就是讲西方崛起到底是自身发展的结果还是受外部影响或者是内外相组合的产物。当然,如果材料太长,我们 还要学会分层处理,关键词一般应该是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的字眼。找出关键词,明确观点,也就完。

 成了该题的第一步。

 另外小论文形式创新,提取信息要注意题材不同,而方法基本相同。

 大致可分为文本类、表格类、图片类(地图、统计数据图、画作)、公式类、概念解析类、目录增删类,不胜枚举。如何寻找关键信息及答题思路,一般先看标题及材料出处,寻找有效信息。接着看题目具 体要求,切记审题清晰,确保题意要求的要素一定要体现在小论文中,切勿有 因时间紧迫而惊慌失措,乱写一通。小论文一定要保证留有 8 分钟时间,基本结构写全。

 (二)。

 联系知识,罗列论据,安排结构。一般来讲,高考试题中的小论文题的材料不会是生僻冷门的,应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内容,换言之,是我们学生比较有话写之类题目。要不然,就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也不利于高考的选拔。

 如 2010 年的“历史前提”,我们就要联系世界近代史的有关知识,运用我们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唯物史观),从经济、政治、思想等角度去寻找史实。比如经济上,我们就可以想到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或者是英国的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等。同时,我们还应该深入下去, 就是能不能联系中国的情况,恰好中国就是反面例子,正反结合就可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论述。而 2011 年的“西方崛起”原因,我们最好从内外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既符合我们的唯物史观,也利于保证论文的完整性和字数。

 ( 三) 下笔成文,讲究格式,史论结合。所谓“万事开头难”,写论文也不例外, 因此一定要下定决心,写好开头。有些学生写的开头很长,但观点始终没有明确,有点含含糊糊的味道,这是不行的。其实开头不要写得太多,就是开门见山,观点是什么就写什么。如 2010 年的“历史前提”,就这样写“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如 或者如 2011 年的“西方崛起”就写“西方崛起是西方自身发展和外来文明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一定要讲究格式。在高考评分中对论文的结构是要计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应该在论文中分段,突出结构。如 2011 年的“西方崛起”,就至少三段,第一段是观点,第二段是外因,第三段是内因,最好还有个总结。如果单列政治、经济、思想原因的话,最好也将它分开写,这样显得有层次结构。一般通用 结构是 总分总。

 时刻谨记这一点,做到一般能确保 4 分保底。

 另外,史论结合要求学生史中有论,论从史出。

 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如 2010 年的“历史前提”政治方面时,就不能只说资产阶级革命,而应该表述为“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等 四、例文赏析:

 1.考生例文: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

 主要包括:一、政治制度。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政治前提,而明清时代的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二、资本原始积累。英国通过殖民扩张、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为发展资本主义积累大量资本。而中国商人经营商业挣来的钱多用来买田置地,没有继续扩大资本。三、劳动力。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中国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四、市场。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占有大量殖民地,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明清时期中国奉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科技文化等方面全面落后于世界,中国的市场越来越狭小。

 五、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些思想文化运动反过来仍然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文化专制不可能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综上所述,英国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就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中国没有具备这些前提条件,因此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没有突破萌芽状态。

 2.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

  理由有四:

 (1)在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最先、完善并得到发展。在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确立过程与反封建求民主的进程结合在一起。二在明清时

 代的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在经济方面:欧美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等,使这些国家获得原始积累和劳动力。17 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18 世纪日不落帝国英国等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获得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足够资金;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3)在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些思想文化运动反过来仍然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文化专制不可能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4)在外交政策方面:欧美早期发达国家形成市场,促进资本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他们积极开辟新航路,拓展殖民地,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而中国在明朝时期的海禁政策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科技文化等方面全面落后于世界,因此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小,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综上所述,欧美国家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就从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没有具备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在中国不可能建立成熟的资本主义。

 四、历史小论文【实战演练 】

 一、文本类提取观点再论述 1.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沃勒斯坦认为:“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一个我们所知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值和扩展。”而佛兰克认为:“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依据上述材料,评价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相关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七出”“三不去”是西周时期对于婚姻的解除所作的习惯性规定。正式归入律法,是从唐代开始。“七出”指的是: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特别要说明的是以下几点:无子,是就妻子过了五十岁以后来说;口多言,指拨弄是非、离间亲属;妒,更多是认为妻子对丈夫纳妾的忌嫉有害于家族的延续;恶疾是指耳聋、眼瞎、腿残疾等严重的疾病。丈夫可以根据七条中的理由之一休弃妻子。

  三不去包括:一、“有所取无所归”:指妻子无娘家可归;二、“与更三年丧”:指妻子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的;三、“前贫贱后富贵”:指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的。“三不去”是作为“...

推荐访问:高考 历史 备考 2023届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如何写好历史小论文 高三历史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