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改革开放年代》,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11 16:3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改革开放年代》,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改革开放年代》,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改革开放的年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意义;知道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基本内容及成就;学会准确对待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和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变,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通过度析讨论成就取得的原因,理解党的战略决策方针的准确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注重社会发展,加强爱国情感,使学生树立为民族的强大而努力学习的理想,拥护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改革开放的成就。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flash《春天的故事》

 【提问】1、《春天的故事》中有一位老人指的是谁?(邓小平)

 2、1979 年的春天那位老人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决策?(改革开放)

 3、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位老人吗?(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4、南海边画一个圈指的是哪个城市?(深圳)

 5、请你谈谈看了刚才的 flash 后对深圳有什么深刻的印象?(略)

 二、新课教学:

 (一)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回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及意义。

 1、时间:1978、12

 2、内容:(略)

 3、意义:全会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即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二)改革开放的历程

 【承转】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小组探究】分组让学生讨论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的意义。

 各组推荐一人发言后由教师总结。

 【总结】大包干一年后,大获丰收,产量比上年增长六倍多。从农业合作化以来,他们第一次向国家缴了公粮,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

 【承转】小岗村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随后,大包干如星星之火,第二年就燃遍了近五千万人口的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此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中国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提问】为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总结】它改变了以往生产上大群人共同劳动,分配上平均主义的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动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承转】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展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承转】开放,首先在沿海地区推行。

 结合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的过程。

 (三)改革开放的成就(感动不平凡的变化)

 阅读教材探究部分的内容:《深圳速度》、《浦东巨变》和《有感于生活用品的变化》。

 展示加入 WTO、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图片。

 【说一说】同学们所看到的、了解到的家乡还有哪些变化?

 【提问】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取得哪些成就?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大加强……

 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三、课堂总结: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 1978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进程。邓小平是这场改革的主要领导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车轮,它必将使中华民族经济腾飞。

 【课外延伸】探究: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原因。

 【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导入,烘托气氛。通过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学生在解决一些问题中,可能会出现知识点的错漏,作为教师及时做好纠正、补充工作,真正做到一个知识的引导者、点拨者。在小组探究一环节中,我充分地相信学生,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拥有真正的学习自主权,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后,通过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 九年级 九年级历史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