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3篇

时间:2022-08-03 10:4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两弹一星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3篇

两弹一星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篇1

  “两弹一星”精神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革命精神,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极不寻常的时期,中国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打破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中国科学家在当时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研制出了“两弹一星”,创造了非凡的人间奇迹。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在中国已成为少数独立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

  党组织开展学习“两弹一星”精神,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当我们再一次听到那些熟悉的名字:于敏、王大珩、邓稼先、钱三强这些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名字,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身上那闪光的高贵品质,他们把个人志向和民族复兴大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国外学有所成,可以拥有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为了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国。几十年中,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最高利益,默默无闻,艰苦奋斗,以其惊人的智慧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创造着人间奇迹。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和无数科技工作前辈通过多少艰辛的付出成功研制出氢弹、原子弹的激动人心时刻,我们更被他们的默默付出而感动。他们甘当无名英雄,于敏为了中国的热核武器整整隐姓埋名30年,这是怎样执着的一颗心,他们为了研究工作常常要远离家人,与世隔绝,但他们的心是始终同国家人民联系在一起的,有了原子弹,中国人才真正的挺起了脊梁。

  时代在呼唤这种精神,面对中华民族经济腾飞的今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科技的力量,我们要富强,就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扬艰若奋斗精神,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虽然我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但通过这次学习却深深地体会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十四亿中国人民是由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组成的,如果我们都能做到团结一心,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那就会产生一股强大不可战胜的力量,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就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儿女的力量,当看到战疫一线的白衣战士、看到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看到对抗疫情“宅”在家里也是作贡献的普通老百姓多少次令我们感动的热泪盈眶。

  让我们从此刻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让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基因得以传承,让“两弹一星”精神得以传播并发扬光大。

两弹一星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篇2

  两弹一星 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我们党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鲜活教材。在表彰为研制 两弹一星 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将 两弹一星 精神概括为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中指出:载人航天精神,是 两弹一星 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弘扬 两弹一星 精神,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团结引领服务知识分子,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弘扬 两弹一星 精神,加强新时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与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打破核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党中央果断作出研制 两弹一星 的战略决策。广大科研工作者在茫茫沙漠中风餐露宿,团结协作,克服了种种困难,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 年 10 月 27 日,导弹核试验成功;1970 年 4 月 24 日,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在异常艰

  苦的环境中,广大科研工作者何以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拥有坚定不移的理想和信念。以此为借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开展 两弹一星 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主题宣讲活动,加强我们干部职工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树立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学会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系。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 四个自信 ,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为建设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弘扬 两弹一星 精神,加强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教育。很多从事 两弹一星 研究的科研人员都在国外学有所成。那时,国外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比国内优越,但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毅然回国。几十年中,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艰苦奋斗,以惊人的.智慧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创造了人间奇迹。爱国主义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创造、开拓的动力,也是他们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我们要弘扬 两弹一星 的精神,要确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并掌握建设祖国的基本才干和技能,练就建设祖国的过硬本领。要培养务实精神,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必须将报国之志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树立主人翁观念,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 两弹一星 的研制过程中,广大科研工作者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充分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研究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为了祖国的强大和民族的振兴走到一起。面对重重困难,他们表现出同舟共济、同甘共苦、互助友爱、生死与共的集体主义精神。同事之间情同手足,战友之间情深似海,这种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促使 两弹一星 研究集体凝聚成了一个向心力极强的战斗集体和一个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团队。正是因为这种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广大科研工作者才战胜了重重困难,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用 两弹一星 精神中的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知识分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弘扬 两弹一星 精神,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两弹一星 的研制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广大科研工作者不惧严寒酷暑,不畏狂风暴沙,在茫茫戈壁滩上,在 一无所有 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 两弹一星 的巨大的成功。我们要树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树立艰苦创业的意识,以自己的知识能力和顽强斗志,开创新事业。

两弹一星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篇3

  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我国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上空闪过一道强烈亮光,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巨大火球转为蘑菇云冲天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试验场区欢声如雷,全体参试人员热泪盈眶,激动万分。

  两个小时后,周恩来陪同毛泽东等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职人员。他满面春风地宣布了这一喜讯,人们欢呼雀跃。当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送消息,《人民日报》为此刊发了号外。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重视科学技术、果断决策的结果,更是凝聚了广大科技工作者智慧和辛劳的结晶。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决定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防尖端科学技术。我国国防尖端科技贯彻执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建设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1962年11月,中央成立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专门委员会(简称中央专委)。在中央专委强有力的领导下,全国“一盘棋”,协同攻关,大大加速了“两弹一星”研制进程。原子弹研制率先于1964年实现突破。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投身到“两弹一星”的研制中。他们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建立基地,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舍弃需要个人舍弃的一切,默默无闻地工作,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曾身居海外的科学家,抛弃比较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物质生活待遇,相继归国效力。伟大的事业铸就了伟大的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两弹一星”先进群体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他们是历史选择的一代人。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果断地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他们是创造历史的一代人。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宏伟事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邓小平同志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他们才华卓越。他们中有“无论在哪里都可抵五个师兵力”的空气动力学家,有让老师赞叹“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的物理奇才。他们无私崇高,为了研制“两弹一星”,许多人扎根大漠,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连家人都不了解他们具体从事的工作,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自力更生,从新中国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以超常的毅力和投入向世界宣告:“别人已经做到的事,我们要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我们也一定要做到。”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他们诠释的“两弹一星”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推荐访问:两弹 启示 当代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继承两弹一星精神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如何发扬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给大学生的启示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激发奋进力量 两弹一星精神对小学生的启示 两弹一星精神与学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在当代的体现 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PPT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两弹一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