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传播风险研究

时间:2022-08-18 16:5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文化传播风险研究,供大家参考。

网络文化传播风险研究

 

 1.石艳红,网络传播中的受众诠释 国际新闻界 1999.3网络传播中受众不在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传播者,打破了传统大众传播的信息垄断。她认为网络传播是大众传播形式的人际传播,信息极端化,可以为个人提供专门化信息。 2.王长萧,网络时代大众媒介传播的新模式——“扁平化”传播 新闻大学 2001.冬在网络时代,三大传统媒体被一“网”打尽,从而由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各自独立并存的“立体”化的传播模式 ,转变成为了“三位一体”,集于一“屏”的“扁平”化的传播模式。所谓“扁平”化的传播模式一是指在网络传播时代,报 纸、广播、电视等三大传统媒体之间存在的空间距离被“扁平”化了;二是指在同一类型的媒介中,存在着等级、层次级别之分的媒介,他们之间的传播层次等级和联系环节被“扁平”化了;三是指存在于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时间限制与空间距离被“扁平”化了。 3.程曼丽,关于网络传播负面效应的辨析 国际新闻界 2000.5程曼丽老师将互联网带来的负面效应总结为四个方面:信息倾斜、语言独霸、网络环境混乱以及泡沫现象。4.匡文波,论网络传播学 国际新闻界 2001.2 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 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权力向受众倾斜,社会控制趋向弱化。 5.“网络舆论的监测与安全研究”课题组,网络传播与网络舆论的生成及其特征 华中师范大学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数字化传播、星状网络传播、多功能传播、超文本链接等构成了网络传播的技术特征;自由传播、平等传播、实时传播、互动传播、匿名传播等构成了网络传播的人际特征。网络传播人际特征的形成以网络传播技术特征为技术支撑和前提,两种因素相互作用,对网络舆论的生成、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舆论产生:“议程设置”全民化;舆论心理:“群体极化”现象突出;舆论演化:“蝴蝶效应”加剧;舆论控制:“把关能力”弱化。只有深入了解网络舆论的生成原因与演化规律,才能对其进行有效引导。6.熊小萍,论网络传播中的文化变迁 现代传播 2011(1) 作者认为网络传播推进了文化变迁,网络传播维系文化的变革,并且因为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凸显新文化的冲突。7.周 勇 黄雅兰,从图像到舆论网络传播中的视觉形象建构与意义生成 国际新闻界 2012.9 文章内提出网络图像构建舆论主题的“内容—形象—主题”模式,即由一定视觉元素、景别、色彩构成的图像内容首先对观看者造成直观的视觉冲击;再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超文本链接情感发酵结晶成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典型形象;该典型形象再通过与现实社会场域的互动,从而具有反映某种特定社会现象的功能,即舆论主题形成。 8.彭兰,从“大众门户 ” 到“个人门户 ”— 网络传播模式的关键变革 国际新闻界 2012.10网络信息的传播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是以网站为核心的“大众门户”传播模式,第二个阶段是以搜索引擎为基础的“定向索取”传播模式第三个阶段是以社会关系为传播渠道的“个人门户”传播模式。“个人门户”传播模式的技术基础是 P2P、RSS、Widget、Application、API 以及 SNS、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应用。“个人门户”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每一个用户都是一个传播的节点,个人社会化程度加强,话语权逐渐分散。9.付玉辉,2014 年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综述 国际新闻界 2015.1移动智能终端传播已经成为新媒体传播的战略重心,并将长期处于核心地位,社会化微传播形态将改变中国的传播格局.

推荐访问:网络文化传播风险研究 文化传播 风险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