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战略(全文)

时间:2022-08-22 15:0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发展战略(全文),供大家参考。

经济发展战略(全文)

 

 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章 第一节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的基础上, 质量与结构的改进。

 经济发展战略:

 对涉及经济发展的重大的全局性的长远战略计划。

 特点:

 1、 全局性 2 系统性 3、 潜在决策性 4、 长期持久性 5、 层次性 类型::

 国名经济发展战略, 产业部门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 第二节 经济发展战略学的学科体系 1 经济发展战略学的目标结构体系

 1 按研究层次组合的类型

 国际级、 国家级、 地区级发展战略

 2 战略目 标不同组合的类型

 3 国际经济关系的组合类型

 4 按战略内容侧重导向组合的类型 2 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对象

  1 研究对象:

 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和原则; 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和路径; 经济发展战略的决策机制;

 2 研究内容: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与发展的简化历程 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应用 第二章 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应用 第一节 经济发展理论概述 经济发展理论:

 关于经济发展动力、 方式或路径及对策等一系列知识集成。

 一、 古典经济发展理论;

  1 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

 增加国名财富的两条途径:

  一是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二是增加劳动时间

  2 大卫李嘉图的停滞状态

  3 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

 评价:

 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和供给, 即是从消费和需求方面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约束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与仅仅从生产和供给方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行分析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马尔萨斯等人的古典理论相比, 马克思理论对当代经济发展理论更富于启发性。

 二、 新古典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 1、

 二元经济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有刘易斯等 2、

 哈罗德 多马模型 三、 新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 1961 年发表了著名论文 “人力资本投资”。

 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做出了全新的解释。

 研究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卢长斯模型说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在于人力资本的积累, 人力资本积累在于学习的效率。

 四、 产业发展理论 1、

 区域产业分工理论

 2、

 产业生命周期 3、

 产业结构转换 4、

 创新和技术变迁 五、 连锁效应或产业关联 首先选择关联强的产业进行投资, 会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连锁效应包括“前向关联,后向关联, 旁侧关联”

 六、 产业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钻石理论” :1、 进入威胁 2、 进入壁垒 3、 预期报复 4 现有竞争对手间激烈竞争程度。

 第二节

 相关应用领域 (中、 宏观)

 经济发展理论的主要应用领域——国名经济发展 一、 与国名经济发展相关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建立在土地收益递减现象基础上 2、

 现代经济学认为,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是相互影响的, 一个经济的人口是否适当 3、

 启示:

 统筹人口发展。

 赫希曼“不平衡增长” 理论 二、 与产业发展 罗森斯坦—罗丹 第三节 经济发展理论的新趋势

 一、

 经济发展与人口、 资源、 环境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 经济差距日益扩大, 相互依赖更趋紧密。

 1、 重视对个持续发展的研究 2、 加强经济协作(一体化)

 与安全 3、 新经济理论探讨。

 二、 经济协作与一体化

  1、 相互依赖理论与一体化

 布鲁克菲尔德在 1975 年出版的《相互依赖的发展》 一书中指出,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 而且页依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 劳动力和市场。

 在世界范围内, 没有相互依赖, 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无法进行下去。

 相互依赖的影响并不完全表现为积极或消极, 而可能这两种影响同时存在, 交织。

  启示:

 随着劳动力分工的加强, 国家间、 地区间乃至产业间经济发展是相互依赖的, 只是依赖程度不同, 获利程度页不同; 尽管如此, 加强经济一体化合作, 有助于经济活动的持续发展。

 经济一体化趋势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 新经济理论 1、 科学发展观 第三章 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条件与阶段分析 一、 经济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1、 自然环境与资源

 自然资源、 位置与交通条件和生态环境等

 2、 社会与经济条件

 人口与劳动力、 市场条件、 资金、 技术条件、 制度

 3、(国际)

 外部环境

 政治、 经济、 军事 4、

 产业发展环境:

 供给、 需求、 产业关联(配套)、 相关产业竞争与内部组织结构、产业技术水平、 生命周期等。

 二、 经济发展的结构分析

 1、 产业结构(概念):

 各种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三次产业结构、 制作业结构、 主辅产业结构

 2、 所有制结构

  产权管理及其结构、 公共资本、 私有资本

 3、 要素结构

  要素类别、 要素禀赋及其组合、 要素流动

 4、 市场结构

  市场划分, 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 市场消费结构的影响

 5、 空间结构

  极核式——点轴式——网络式

 主导产业:

 指以区域优势资源为基础, 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其选择以地区生产专门化为前提。

 三、 经济发展的阶段分析

 (一)

 中外各区域经济

 罗斯托经济发展线性阶段理论 1960《经济增长的阶段》 一书中, 从世界经济史角度, 一经济“起飞” 为核心概念。

 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

 传统社会阶段, 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 起飞阶段, 成熟阶段, 高额消费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二)

 对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认识

 发达国家(先发):

 侵略性

 发展中国家(后发)

 可以缩短, 但会受遏制 (三)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判定的指标体系

  区域经济产值

  区域经济结构

  区域经济开放水平

  区域经济创新水平

  区域经济福利水平 (四)

 产业 第二节

 经济战略规划的模式 一、

 经济发展战略:

 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是对未来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的全部或某一方面所作的总体战略。

  特点:

 是战略规划和经济规划的模型 二、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模式 国名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主要包括:

 初级产品出口, 进口替代, 出口导向, 有限均衡与非均衡和转型经济 5 种模式。

 三、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模式(按战略规划产生过程来分)

  1、 导向型战略规划 2、 目标型战略规划

  3、 由上而下型战略规划 4、 由下而上型战略规划 四、 产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 经济安全型 市场导向型

 技术导向型 竞争优势型

 第三节 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 内容

 战略定位、 战略环境、 战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战略指导思想、 战略原则、 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产业、 战略布局)

 战略方向、 战略措施、 战略预测、 战略决策等。

 二、 方法

  1、 实地调查法 2 系统分析法 3 定量分析法 4 定性与经验分析 第四节 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 一、 经济发展现状诊断

 经济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经济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二、 经济发展战略目 标的制定

 发展方向(包括结构)、 发展速度、 发展的近中长期目标 三、 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体系构建 1、 目标体系 2、 实施主体与步骤 3、 对策体系 4 风险控制 5 监管与管理体系 第四章 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与管理 指将经济发展战略付诸实施的意愿, 行为与对策。

 第一节 实施机制 一、 实施主体

  指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直接参与者, 包括政府、 行业管理协会、 企业乃至劳动者。

 二、 实施的影响因素 涉及经济、 政治、 社会和国际环境等, 主要有以下因素:

 1、

 自然资源与环境:

 经济发展现状与体制; 科学技术水平与研发实力; 政治体制; 社会发展状况与文化传统; 国际环境等。

 2、

 产业因素:

 市场组织、 结构、 管理水平、 技术水平、 产业政策等。

 三、 实施规划 (一)

 规划:

 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原则, 基本要求和程序规范体系。

 特征:

 1 约束性 2 应用性 3 系统性 (二)

 途径:

 1 依靠政府管理范畴逐步指导实施

  2 依靠市场机制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来实现

  3 依靠内外部压力由政府和市场主体(主要是企业和劳动者)

 共同推进 四、 主要手段 财政与金融政策、 科学技术政策、

 产业政策、 市场机制 第二节 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监督与保障 一、 存在的问题 1 资金不足 2 责权不清晰 利益协调不均 3 政策落实不到位 4 对问题认识不清楚

 5 保障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二、 监督机制 1 政府及其管理部门 2 各级人大和政协 3 舆论和媒体 4 居民的自 觉意识与行为 三、 保障机制 1、 战略制定时的各项预案 2、 实施过程中对风险的控制

 3、 人力、 物力、 财力的统筹安排 4、 对各方利益的协调与统一 四、 经济协会与企业自主战略资源 1 动态信息平台 2 推行机制

 3 协调机制

推荐访问: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