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491年美洲大陆【优秀范文】

时间:2022-08-26 09:0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回”1491年美洲大陆【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重回”1491年美洲大陆【优秀范文】

 

 “重回”1 1491 年的美洲大陆

 杜梁 《 中华读书报 》( 2014 年 05 月 21 日

  09 版)

 《1491: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美 1 查尔斯·曼恩著,胡亦南译,中信出版社 2014 年 3 月第一版,79.00 元

  通常我们对印第安人的印象,异国情调的浪漫多于现实:大峡谷中翱翔的雄鹰俯视下,头上戴满羽毛的印第安酋长骑马奔驰而过。而对欧洲人来说,印第安人“高贵的野蛮人”这一印象也往往挥之不去。

  蒙田就说欧洲人“利用印第安人的无知和单纯,使他们陷于背叛、淫邪和贪婪的种种恶行中”。但实际上,印第安人的存在对世界其他角落产生的影响往往超乎这些表象。在这一点上,克罗斯比的《哥伦布大交换》已经做了相当详细的讲述。而本书作者查尔斯·曼恩写作的重点移回到了为西方所熟悉(同时也被严重误解)的美洲:美洲印第安人的人口统计学、印第安人的起源以及印第安人的生态学。

  首先是美洲人口的问题。北美地区印第安人与欧洲殖民者的共存到皮萨罗对印加帝国的入侵,对美洲人口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对美洲人口的重新研究证实,在美洲开始大量殖民的时候,美洲印第安人的人口数量已经由于遭受了毁灭

  性的影响。然而具体的数字仍然难以撇清,乃至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持不同看法的学者分成了两派阵营:一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为印第安人翻案的主流意见,对哥伦

 布到达前美洲人口的估值达到一亿以上;另一派对前者声称的印第安人高达 95%的人口损失持怀疑态度。

  然后是印第安人起源的问题。固然曾经有印第安人是传说中犹太人失散支派之类的传说,但主流观点还是认为印第安人是跨越白令海峡一路南下到火地岛的。1.3 万年前的新墨西哥州克洛维斯文化是全美洲印第安人起源这一观点,曾经长期作为学界共识存在;然而近些年考古学、分子生物学和地质学的发现颠覆了这一共识;印第安后裔与远古遗骸的 DNA 线粒体比对、智利蒙特沃德遗址的发掘都向印第安人的单一起源说发起了挑战。

  最后作者触及的是印第安人生态学问题。这一部分是本书的重点所在,作者似乎想努力说明,印第安人并非像影视剧中的刻板印象中“高贵野蛮人”一般遗世独立,而是在与自然的共和谐存中为人类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玉米、番茄、花生、木薯这些印第安人培育的“新大陆”作物对旧世界各大洲的巨大影响已经不容置疑,然而培育这些作物本身对美洲自身的影响兴许不亚于此。新大陆的奴隶制度曾根深蒂固这一事实,再次从侧面证实由于印第安人人口剧减、而非洲由于引入的新作物能够支持更多人口,洲际间的人口流动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无论是印加帝国的腹地、亚马逊丛林的村社还是密西西比河下游的聚落,美洲印第安人都是当地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当这个环节由于“枪炮、病菌与钢铁”而损失殆尽时,给美洲乃至全球的自然环境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北美,作为捕猎者的印第安人消失,造成美洲野牛和旅鸽的剧增,这一事实曾长期遭人忽视;在南美,亚马逊地区刀耕火种方式的消失,成为土地贫瘠化和今日环境问题的远因。

  总体来说,本书并非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作者的目的也不是争论某一种学术观点的是与非,而是试图以尽量少的篇幅为读者描绘一幅哥伦布登陆前美洲的翔实图景。

  我们如今很难承认渺无人烟的亚马逊丛林曾经是文明的乐土,就像我们无法辨别今日的盘中餐有多少来自那片遥远的大陆。李维史佗曾说,要想阻碍一个文明社会发展,最致命的

 惩罚便是使之与世隔绝。这不幸成为印第安人命运的注脚。而对于美洲大陆来说,1492 年是一座再也无法回退的时光隘口,前世的记忆如同黑曜石之镜一般破碎四散,残存于无数似曾相识的面孔、肤色和语言之中。

推荐访问:“重回”1491年美洲大陆 美洲 重回 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