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政治生态建设思考

时间:2022-08-28 12:5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于政治生态建设思考,供大家参考。

对于政治生态建设思考

 

 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思考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领导干部廉洁与公正是打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石。三国时期,曾有蜀国丞相诸葛亮上表建议罢黜廖立、李严,放逐到南中。诸葛亮病逝后,廖立闻之痛哭流涕,李严更是发病而死。曹操为明军纪,下令三军凡是践踏农田者斩首,全军皆守纪,然曹操马受惊践踏麦田,他自请罪受罚,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割发代首”之典故。

 人们好奇,诸葛亮严厉处罚了廖立、李严,为何二人却心无怨恨?究其原因是因为诸葛亮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凡事讲究公心公正。曹操号令三军也是因为其能够公正执法、严明军纪,对自己犯错也能一视同仁。凡执法者或领导者,自身能够廉洁便让人无法质疑,处事能够公正便让人无可挑剔。“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只有做到“廉”“正”方能服众人之心。

 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有赖于对公平正义、廉洁自律理念的共同坚守。所谓“猛将取于卒伍,宰相取于州县”,只有公平用权、廉洁执政才能够以服众人。百姓看干部、干部看领导,为民必须要公平公正,为官则当廉洁自律。领导干部个人能力再强、权力再大,如果不能够做到“廉洁”用权,必然会成为权力的傀儡,成为被围猎的对象,成为被下属追捧“讨好”的权力突破口。所谓上行下效就是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有自身过硬的作风,才能够带领下属一起拧成一股绳、共同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够真正做到将权力用之于民。

 领导能够让人信服,一方面靠的是人格魅力,这种魅力源自于领导个人能力和个人作风,只有领导自身打铁硬,才能让人信服。如果领导自身都不能够做到“廉”“正”又如何让人信服?领导如果在选人用人时不依政策规矩、不看干部工作能力、工作成效和为民之心,而是朝令夕改、优亲厚友,不管其曾经说的话有多动听,最终势必会难以服众,最终也会众叛亲离。另一方面靠的是执政为民的公心,这份公心讲究的是像诸葛亮一样有一颗无私无畏、开诚布公的执政为民之心,对待群众的事讲原则、讲方法,更加公平公正合法合理,只有在公平公正的前题下与民共处才能够赢得民心所归。

 大道至简,大巧若拙。无论是权力还是民心都需要用最简单的最公正的心待之。如果领导在用权中不能做到廉洁公正,权力就会变得很复杂,容易被一些别

 有用心的人利用、驱使,甚至可能让领导干部“身首异处”。只有心存公心自身做到廉洁自律,权力才能成为光明之剑、正义之剑,让一切“妖魔鬼怪”都自动远离。同时,只有领导干部将权力用在为民上、切实做到履职到位,敢于担当,方能民心所归、民心所向。

 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需要靠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然而领导干部却是良好政治生态的“方向标”。只有领导干部时刻牢记公权姓“公”,将权力放在规范的制度里、放在阳光的监督下,才能够做到掌权不迷失方向、用权不逾越规矩、有权不失公正。任何时候都做到廉洁谨慎、秉公用权,自然能够形成一股清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

  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思考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等的综合反映,也是纪检监察机关准确研判管党治党水平和成效的“晴雨表”、精准开展监督检查和预警纠偏的“指南针”。准确把握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对政治生态画像是有效办法。我们结合上级精神和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对政治生态如何精准画像问题作了系统梳理和深入思考,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以供商榷。

 一、政治生态画像应遵循的原则 政治生态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相对抽象,难以考量。要想做到画像逼真,必须遵循辩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牢牢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政治与业务相结合。政治生态画像,要重在“政治”上下功夫,着重考量这个地区或单位党委(党组)和干部群众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情况,但政治表现更多是从完成业务工作中体现出来、概括出来的,画准政治生态像离不开对业务工作的描述、描写,对工作成效的评估、评价。不能脱离业务清谈政治,也不能撇开政治空谈业务。

 2、坚持一时与一贯相结合。政治生态画像,要结合这个地区或单位一段时间以来政治生态历史演变、政治生活现状和未来发展特点来整体把握,既全面关

 注当前政治生态现状,又纵向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生态情况;既紧盯党委(党组)和干部群众在应对风险挑战、处理复杂矛盾、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关键时段的表现,又注重观察党委(党组)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日常工作中的表现;既关注发展成果,又看到成本代价;既重显绩,又看潜绩,正确评价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的作用大小,深度研判政绩观是否科学正确。

 3、坚持分层与分类相结合。政治生态画像,要坚持系统思维,从局部画起,由关键少数向群体团队拓展,由基层向管理层推进,由单位向系统延伸,分层分类持续深入,动态形成一个地区或单位政治生态的整体形象,努力避免一次性画出整体画像可能带来的“失真”风险。

 4、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政治生态画像,要探索建立科学量化的基层政治生态评价体系,定性问题定量化,让政治生态这个概念更加生动直观。对于不可量化的,要注意运用精当的语言词汇作实景描写、形象描述,定性定量相互映衬,突出画像的个性化,提高精准性。

 二、政治生态画像应明确的内容 政治生态画像要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紧扣这个地区或单位党委(党组)的特点和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从政治上抽象出一个个标签化的模型,使政治生态画像形象客观、真实、层次清晰。

 1、政治意识强不强。这是衡量政治生态优劣的核心指标。从政治态度上看,是否对党和人民忠诚,言行一致;从政治立场上看,是否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从政治纪律上看,是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落实巡视巡察反馈整改要求,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政治修为上看,是否自觉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和为国为民情怀。

 2、履职担当硬不硬。这是评价政治生态好坏的重要指标。主要看是否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日常工作尽全责,夙夜勤勉,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面对困难矛盾敢于负责,稳得住、站得出、打得赢,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出现问题勇于担责,不推诿懈怠、溜奸耍滑。

 3、清廉程度高不高。这是衡量政治生态好坏的关键指标。主要看党员干部是否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干部群众的收入比合理正常;党员干

 部是否及时全面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公开透明;党员干部是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信访举报和日常监督、巡视巡察发现问题是否高位运行,重点领域、关键岗位违纪违法案件是否持续易发、多发。

 4、用人风气正不正。选人用人导向是从政环境的风向标,是政治生态的重要“湿地”。主要看选人用人是否严格执行《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突出政治标准,公道正派;初始提名的主渠道是否畅通、考察程序是否规范、提拔任用的人选是否得到大多数人认可,每年年底选人用人民主评议满意度是否较高或持续上升。

 5、党内生活严不严。这是防范从政环境污染,及时纠正、修复政治生态的基础。重点看贯彻《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和“三会一课”制度执行情况,“三重一大”决策是否民主集中规范;民主(组织)生活会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否见人见事见思想,真刀真枪有实效。重点看领导班子是否凝心聚力有干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民主决策是否搞“一言堂”,班子成员是否存在相互拆台的现象。

 6、政商关系纯不纯。这是衡量政治生态优劣的重要标尺。重点看各级各部门办事是否高效,真正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关爱有加;是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激发企业活力;是否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政府支持企业发展,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守住底线、把好分寸,企业守法生产和经营,洁身自好、走正道。

 7、社情民意好不好。这是政治生态在社会生态中的现实反映,是评判政治生态好坏的最直观指标。主要看社会各界对这个地区或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是风清气正还是问题成堆;看这个地区或单位矛盾纠纷的调解率,是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还是推诿扯皮、置群众利益不顾;看这个地区或单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是生态宜居、文明富足、精神愉悦还是环境脏乱、秩序混乱、士气不振。

 三、政治生态画像应采用的办法 对政治生态精准画像,方法极其重要。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统筹运用“望闻问切”,局部入手、深入刻画、整体调整,做到胸中有数、心中有底。

 1、常于“望”,把细材料关。从收集一个地区或单位的各类资料、材料入

 手,全面了解掌握这个地区或单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真实情况。当前,要重点收集该地区或单位各类发展规划或计划、年度工作报告、阶段性工作总结,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三大攻坚战”工作总结,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及整改计划、整改报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报告、选人用人工作专项报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专项报告,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年度述职述廉述法述意识形态报告等。要注意收集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和警示教育的情况、纪律检查建议书或监察建议书接受和整改情况,各类工资、财务、编制报表和账册、名册,党委(党组)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要定期检查调阅党委(党组)会议、“三会一课”、民主(组织)生活会记录和班子成员学习笔记、“两个责任”履责记实情况,等等。通过这些详实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政治扫描”,透过现象看本质,勾画出这个地区或单位的政治生态初步框架。

 2、善于“闻”,把实群众关。一是广泛征询“两代表一委员”和基层群众意见听实话。要离开案头走进田头,放下身段扑下身子,从群众口碑、乡音土语中分析了解这个地区或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道德品质和格局境界情况;二是全面梳理媒体评价和社会舆情摸实情。依托“互联网+”、定期接待上访群众、实地走访踏勘等,对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或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从中客观研判党群、干群关系和机关服务意识、服务效能。三是认真参加各类会议见实人。通过参加党委(党组)会议、民主(组织)生活会、廉情分析对接会等,真实了解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工作能力、作风担当、廉洁自律和群众基础,为画像从冷冰冰的材料框架中增添一抹血色,使之形象生动起来。

 3、勤于“问”,把准评价关。运用好谈心谈话这个手段,区分班子成员、本单位本部门和基层干部群众以及管理、服务对象等不同层次人群,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五个方面,采取一对一或集体座谈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政谈话、日常谈心、个别家访。谈心谈话时要真情投入,善于运用询问、追问、交流等方式,引导谈话对象敞开心扉、放下顾虑,激发其真实反应,从中捕捉信息,听懂“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掌握真实情况;实地了解党员干部时要谦虚专注,抓住能够真实反映党员干部情况的每个细节,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总结出党员干部的优缺点。进而从个体中发现群体的特征,从一般中导出共性的特质,使画像化“虚”为“实”,有血有肉。

 4、精于“切”,把好成像关。面对各种素材和信息,要善于综合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充分发挥各类监督主体的作用,分工协作,稳步推进。由巡察机构承担画像的第一道工序,巡察完成基础画像,巡察“回头看”进行一次补图;推进派驻监督向基层延伸,用派驻监督的笔描出关键像;加强日常监督、长期监督,用明察暗访监督的笔描抓拍像;强化查信办案,用审查调查的笔描透视像,着力实现政治生态画像从静态向动态演进。政治生态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的,因此必须常画常新,每年至少调整一次,确保画像更有时效性、更有说服力、更具可信度。

推荐访问:对于政治生态建设思考 生态建设 思考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