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精神提升教辅编辑素养(全文完整)

时间:2022-08-31 11:2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工匠精神提升教辅编辑素养(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以工匠精神提升教辅编辑素养(全文完整)

 

 以工匠精神提升教辅编辑素养

 李洁

 江苏人民出版社

 摘

 要:

 教辅图书市场容量大, 品种丰富, 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在教辅编辑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 有助于提升教辅编辑的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品质和职业理想。出版社可以通过营造尊重教辅编辑的职业氛围、加大教辅编辑的培训力度、畅通教辅编辑的成长通道、建立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来培养教辅编辑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

 工匠精神; 教辅编辑; 编校;

 作者简介:李洁 (1979-) , 女, 江苏武进人, 江苏人民出版社文化教育分社副总编辑, 应用心理学硕士。

 收稿日期:2017-09-20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ssistant Editors With Craftsmanship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ssistant Editors With Craftsmanship LI Jie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of Jiangsu;

 Abstract:

 The teaching auxiliary market has a large capacity and rich variety,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each student.Craftsmanship can help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attitude, skill, quality and career ideal of teaching assistant editors.Publishing houses can cultivate editors" craftsmanship by building aprofessional atmosphere where teaching

 assistant editors are respected,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teaching assistant editors, establishing a smooth growth channel as well as a trenchant system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for teaching assistant editors. Keyword:

 Craftsmanship; Teaching Assistant Editor; Editing;

 Received:

 2017-09-20 2016 年 3 月 5 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017 年 3 月 5 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培育众多“中国工匠”———质量之魂, 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厚植工匠文化, 恪尽职业操守, 崇尚精益求精, 培育众多“中国工匠”, 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2017 年 10 月 18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要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生动地表明了国家对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高度重视, 也为出版行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出版的“两个效益”, 指出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5 年 9 月, 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 “近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一些国有文化企业改革还没有到位, 两个效益相统一的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社会效益现象时有出现。”教辅出版领域也存在着“两个效益”处理地不好的问题。教辅出版是国内大多数出版社的重要利润来源。近年来, 部分出版社在做大做强教辅产品的过程中, 过于重视教辅产品的商品属性, 忽略了教辅读物的公共产品属性, 出现了对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对社会效益重视不够的不良现象, 教辅图书的质量有一定滑坡, 甚至出现了一批粗制滥造、质量低下的教辅图书。痛定思痛, 在当前环境下, 要想改变教辅行业现状, 除严格落实图书三审三校制度, 加大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机制外, 以工匠精神提升教辅编辑的职业素养, 厚植工匠文化, 崇尚精益求精, 恪尽职业操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教辅出版与工匠精神 《古代汉语词典》中, “工匠”指“有某种工艺专长的手工业劳动者”。《荀子·荣辱》中有“可以为工匠, 可以为农贾”。[1]“工匠精神”则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 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本质上是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品质、职业理想的体现。

 工匠精神是人类文明的精髓, 它造就了灿烂的世界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从古至今从不缺乏工匠精神, 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以及流传下来的各类物质和文化遗产, 到现代的两弹一星, 当代的天宫二号、蛟龙号、天眼, 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工匠的技艺和精神不是高、精、尖的机器所能够替代的。在新科技层出不穷、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仍旧需要这种精神。只有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 才能在技术上获得飞跃, 才能将产品做得精致、完美。

 图书编辑与工匠有着本质相同的地方, 那就是必须依靠人的技艺。编辑、校对工作到目前为止, 还是一项不能完全由机械替代的工作。每一本书稿必须由编辑像手工业者劳作一样, 逐字逐句地审读、编校。校对软件只能解决一些固定的简单的错误, 如常见错别字、词语搭配等, 而大量的逻辑错误、语法错误, 数字、量和单位、格式标准错误等, 都只能依靠编辑、校对人员人工辨别改正, 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大了编校错误的纠错难度。正因为如此, 我们应该在编辑工作中大力提倡和发扬工匠精神, 守得住清贫, 耐得住寂寞, 精耕细作, 这样才能生产出精品。

 二、工匠精神在教辅编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工匠精神在教辅编辑工作中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一是敬畏的职业态度;二是过硬的职业技能;三是专注、细致的职业品质;四是创优创新的职业理想。

 1. 敬畏的职业态度 工匠精神要求编辑对工作要有敬畏的职业态度。在编辑行业, 要想真正成为一名行家里手,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份工作的严肃性、重要性, 要有发自内心的敬畏。如果自身对这份工作不够重视, 那么也难以在工作上作出成绩。在出版行业里, 教辅读物往往因为品种繁多, 充斥市场被认为技术含量不高, 受重视程度不如能够获得国家或省部级大奖的专著。但是教辅编辑的工作责任异常重大, 因为教辅读物几乎会影响到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教材教辅的读者群体是广大青少年学生, 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 需要大量汲取知识的养分。他们的知识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书本, 他们对于书本是怀着崇敬的心情, 采取仰视的态度, 他们对教辅图书是深信不疑的。如果教辅图书内容不过关, 价值观传达、知识传递出现偏差, 那影响的是一大批学生。如果编校质量存在问题, 则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有误人子弟之嫌。

 2. 过硬的职业技能 工匠精神要求编辑人员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一方面, 教辅编辑要是一名“专家”, 对于某一个学科领域要有深度的研究, 要能够跟得上学科前沿。另一方面, 教辅编辑又要成为一名“杂家”, 需要有广博的知识结构, 深厚的文学修养、较强的文字功底, 要能够开展选题策划、约稿工作, 要协调图书从来稿到成书的全过程, 对作者稿件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能快速、精准地撰写审稿意见, 要负责发掘有相关图书出版需求的作者资源, 与作者沟通, 建立并维护核心作者团队,

 要确定具体合作模式, 负责图书制作的费用预算及成本控制。这就要求广大编辑不断自我学习, 加强自身修养, 不断提高综合能力。

 3. 专注、耐心、执着的职业品质 工匠精神体现在编辑校对人员要有专注、耐心、执着的职业品质。真正的工匠在开展技术工作时能够做到耐心细致, 把提高技艺水平当做信仰。他们所拥有的那种对技艺专注、对产品负责、对职业忠诚的理念正是工匠精神的精髓。[2]教辅编辑行业也是如此, 无论多么耐心细致都不为过。近年来, 部分出版社教辅编辑的工作量逐步加大, 从以前的每年几十万字发展到现在的上百万字, 工作量远超负荷。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编辑很难像以前一样精耕细作, 这也是部分教辅图书质量滑坡的原因之一。此外, 由于稿件来源多样, 稿件出现的问题也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有的时候稍微有一丝松懈, 一个错误就会从眼皮底下溜走。所以, 编辑校对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高度集中精力, 一丝不苟。对于编校中发现的问题, 要一究到底, 追根溯源, 不能大概如此, 不求甚解。

 4. 创优创新的职业理想 工匠精神体现在编辑校对人员要有创优创新精神。“精华在笔端, 咫尺匠心难。”对待编辑工作除了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外, 创优创新的职业理想也十分重要。优秀编辑对于稿件的洞见、对于稿件的敏感, 不仅体现在对字词、标点、规范的修改上, 更有对稿件的内容、版块的设置、结构的调整、与教材的匹配程度等方面的整体把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就能实现的, 也不是仅靠熟练就能达到的, 而是需要怀揣着职业理想, 凭藉着对编校工作的热爱, 去开拓思路、创新创优, 努力编好一每本书, 真正体现一名编辑的价值。

 三、培养教辅编辑工匠精神的路径 1. 营造尊重教辅编辑的氛围 在出版单位内部, 编辑工作与发行工作孰轻孰重, 有限的资源和精力究竟该如何分配, 似乎是永恒的话题。市场经济下, 出版社普遍重视营销、追求利润, 这本是无可厚非的, 但图书毕竟是一种公共产品, 它需要达到最起码的质量标准, 尤其是教材教辅, 对质量的要求比普通图书更高。当今时代, 各种自媒体, 包括微博、微信传递信息之快之多让人惊叹。数字教育出版也在飞速发展, 多元的内容、灵活的互动, 深受教师、学生的欢迎。但是数字教育出版始终存在发展的软肋, 就是缺乏高质量的内容。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 传统纸质出版之所以仍然能够兴旺, 就在于它的产品是经过精加工的, 是有品质保障的, 这就体现了编辑的含量。所以, 整个行业、各个出版社, 必须重视编辑的工作, 认可编辑在一部图书中的价值, 这样编辑才能建立起自信, 才能尊重自己的这份职业, 才能获得更多的职业机会, 从而生产更好的图书。

 2. 畅通教辅编辑的培养制度

 教辅编辑的培养要从学科素养、编校技能、继续教育等方面展开。优秀的教辅编辑一定要是某门学科的行家, 要精通这一学科的课标、教材、教参, 了解该学科的课堂, 并熟悉该学科的科研方向。为了提高编辑的学科水平, 出版社可以邀请各学科的名家举办讲座。为了提升编辑对教材的理解, 可以组织编辑走进课堂听课, 参与课堂互动;组织编辑参加观摩优质课评比活动;组织编辑参加国家或地区性的教学研讨活动。此外, 无论哪个学科的编辑, 都需要提升编辑的编校技能。编校中有一些基本的规范需要掌握, 还有不断更新的知识点需要学习, 比如新华社公布的禁用词, 会根据社会发展和语言环境进行更新。同时随着时事政治的变化, 新的会议精神、新的提法、领导人物的更替也要特别关注。

 3. 建立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 出版社应当按照《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等法律法规要求, 建立相应的质量检查规范, 对图书编校质量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查。[3]对于编校质量不合格的要予以处罚, 对于编校质量检查优秀的教辅编辑也要给予肯定和奖励。要制定高精度、高水平的工作行为和表现的衡量指标和标准, 要切实地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公正性和公平性, 只有这样, 才能不偏离规章制度, 才能保障激励策略发挥作用。

 四、结语 《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强调, 文化企业提供精神产品, 传播思想信息, 担负文化传承使命, 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教辅出版作为教育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严格落实《意见》要求, 弘扬工匠精神, 锻造文化精品, 以更多的“双效”图书贡献于社会。因为教辅图书不仅是商品, 更是知识的载体, 每一本图书都展现着编辑的个性, 饱含着编辑的匠心。教辅编辑只有秉承工匠精神, 沉下心来, 埋头工作, 才能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才能不负韶华, 方得始终。

 参考文献 [1]《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2]李宏伟, 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辨证发研究, 2015, (8) .

 [3]贾晓林, 王彦祥.用流程管理解决图书编校质量的不确定性[J].出版科学, 2016, (5) .

推荐访问:以工匠精神提升教辅编辑素养 工匠 素养 教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