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奋斗成果作文1000字【完整版】

时间:2022-07-01 20:4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奋斗成果作文1000字【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奋斗成果作文1000字【完整版】

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奋斗成果作文1000字4篇

【篇一】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奋斗成果作文1000字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纲领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纲领分为最低领纲和最高领纲两个部分。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80年来始终不变的。最低纲领是根据革命或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有所不同。如,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最低纲领是反帝、反封建,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如果只有最高纲领,而没有为实现最高纲领而奋斗的阶段性的最低纲领,那么这个最高纲领就是空想,就是一个虚无飘渺的东西;
如果只有阶段性的最低纲领,而没有最高纲领,那么我们将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毛泽东曾讲过:“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然而,放松今日的努力,也就不是共产党员。”这就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辩证统一于纲领和目标。

党的纲领是党的奋斗目标和任务的科学而集中的概括,它始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奋斗纲领,是有现在的纲领和将来的纲领或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两部分的。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社会,是社会主义经过不断发展而最终必然到达的人类社会高级形态。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纲领,完全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实现共产主义毕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历若干历史阶段;
在每个历史阶段,党必须制定和实施符合该阶段具体实际和要求的行动纲领,即最低纲领。如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曾制定和实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在建国初期曾制定和实施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在新的历史时期又制定和实施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实施指明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条件。也可以这样说,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是党为之奋斗到底的最高目标与革命或建设不同阶段所追求的近期目标的关系,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持实现这个远大理想的具体行动步骤的关系。不可能有离开最高纲领的所谓最低纲领,也不可能有离开最低纲领的所谓最高纲领。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的国情,总结党领导革命斗争近二十年 的经验,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在党的七大上,他又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作了进一步阐述,正式提出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在总结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力面的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这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这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向前推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最早是在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来的,随着实践的发展,1987年党的13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问题,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特指: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1956年)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左右)的整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苏联东欧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很容易使人得出“社会主义终结”的结论。但是,把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等同于社会主义的终结,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因为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并不等于社会主义本身的终结。遭到失败的是特殊的苏联式的社会体制,不能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来的理论和思想。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它的消失恰恰产生了向新的社会主义作尝试的好时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①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定性);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定位)。

  这个论断反对了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另一种是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①发展水平: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②实现目标: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4、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2)、是由我国现实国情条件决定的;


  (3)、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我国和西方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

  5、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①理论上在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②政治上指明方向,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又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反对右倾和“左”倾错误;


  ③实践上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出发,为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提出了科学的客观依据,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取得成功和胜利;


  ④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之所以在实践中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气势磅礴的推动作用,就是因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

  6、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生产,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基本路线的内涵(13大确定):

  ①主体: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②主要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③方针、方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④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现代化是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利用科学和技术的工业化社会转变的过程,是在社会化、工业化的大生产基础上建立文明的社会发展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实现强国富民。

  在我党的历史上,提出总路线或基本路线有五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总路线 ,民主革命时期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
一体两翼)。这条总路线的基本思想,是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惟一的经济基础。”(毛泽东)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提出: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总路线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大跃进”和“共产风”的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当时统称“三面红旗”。

  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总路线,1969年中共9大将以阶级斗争为纲确定为总路线。导致了“十年浩劫”。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也曾通过了以上总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7年党的13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共产党领导(核心);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邓小平在1979年提出来的,之后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和根本准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意义和作用:立国之本。①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②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③关系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命运,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四项基本原则的三方面政治保证作用:

  ①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


  ③保证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

  3、实行改革开放

  是①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③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改革的性质:既是一场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我们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第一、二次革命的异同点:不同:①条件②内容与对象③革命形式与手段④目标。

  相同: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①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


  ② 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


  ③ 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改革的作用: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的特点: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4、邓小平理论的关于改革的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主要内容:①我们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③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意义: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实践上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决策;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3大)

  ①概括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经验;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
④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关系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问题。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①发展是目的;
②改革是动力;
③稳定是前提。要把各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基本纲领包括(15大制定)
 
  经济纲领;
政治纲领;
文化纲领。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党在每一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又可称为最低纲领。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我们要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
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体现了持续发展和阶段发展的统一,体现了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的统一。(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关系)。

  经济纲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多种分配方式。

  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文明)。

  文化纲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地位:①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②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
③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16大确定)

  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十三年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核心)

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发展要有新思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需要指出的是“发展”绝不能等同于经济增长,发展应该是指全体居民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经济增长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手段。

  (3)、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不能将二者完全割裂、对立起来,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体现竞争原则,又要努力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某些缺点和缺陷,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从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5)、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两手抓,两结合”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6)、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稳定是前提,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7)、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利(20字方针)的总要求,着眼于打得赢,不变质,来建设一只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军队。

  (8)、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族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事业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2004年宪法修正案)

  (9)、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按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家事务。尊重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10)、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团结统一。

  这十条经验,覆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纳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始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提出的重大意义:

  (1)、是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2)、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扩大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内涵;


  (3)、丰富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09-10-21 | 添加评论 | 打赏

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
                                      (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

一、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党纲领如下:

1 . 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2 . 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3 . 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4 . 联合第三国际。

三、我党采取苏维埃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
坚决同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断绝一切联系。

中国共产党纲领(俄文译稿)(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

 
    一、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们党的纲领如下:

1 .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2 .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3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

4 、联合第三国际。

三、我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以社会革命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资产阶级的黄色知识分子及与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


(以上是关键问题的截取)
朋友,当你看到最原始的党章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什么也不用说:因为在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混合的时代,他们面前即有苏俄的共产主义做向导,也有美国的民主和资产阶级为引路,那些具有学识的,具有资本产业做后盾的人们,那些能够吃饱饭,穿暖衣,上的起学的人们,为什么选择了共产主义,却没有选择美国的民主自由,他们选择了劳苦的工农,而没有选择有钱有势的资本家,杀头都没有改变他们的信仰,他们傻吗。有谁能在极度困苦的条件下建立一个新中国,这样的聪明才智古今没有,世界没有,谁瞧不起他们,可以站出来改变中国试试,也去将生活非常好的科学家请回国,过苦难的日子,使奥巴马无条件地在南海问题上退却?太多了,伟人就是伟人,自封伟人是没有用的,张国焘不够革命吗?他不有名吗?但他毕竟不是真正的伟人,野心和他的自负一起在马步芳的铁蹄下失败
   太简单了,太不简单了,老路,新路、邪路,没有人给过答案,我只知道,冷眼看这个世界,无限怀念真正共产党人的丰功伟绩
   我相信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继承真正共产党人的成果的

【篇二】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奋斗成果作文1000字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纲领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纲领分为最低领纲和最高领纲两个部分。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80年来始终不变的。最低纲领是根据革命或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有所不同。如,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最低纲领是反帝、反封建,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如果只有最高纲领,而没有为实现最高纲领而奋斗的阶段性的最低纲领,那么这个最高纲领就是空想,就是一个虚无飘渺的东西;
如果只有阶段性的最低纲领,而没有最高纲领,那么我们将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毛泽东曾讲过:“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然而,放松今日的努力,也就不是共产党员。”这就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辩证统一于纲领和目标。

党的纲领是党的奋斗目标和任务的科学而集中的概括,它始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奋斗纲领,是有现在的纲领和将来的纲领或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两部分的。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社会,是社会主义经过不断发展而最终必然到达的人类社会高级形态。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纲领,完全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实现共产主义毕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历若干历史阶段;
在每个历史阶段,党必须制定和实施符合该阶段具体实际和要求的行动纲领,即最低纲领。如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曾制定和实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在建国初期曾制定和实施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在新的历史时期又制定和实施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实施指明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条件。也可以这样说,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是党为之奋斗到底的最高目标与革命或建设不同阶段所追求的近期目标的关系,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持实现这个远大理想的具体行动步骤的关系。不可能有离开最高纲领的所谓最低纲领,也不可能有离开最低纲领的所谓最高纲领。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的国情,总结党领导革命斗争近二十年 的经验,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在党的七大上,他又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作了进一步阐述,正式提出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在总结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力面的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这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这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向前推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最早是在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来的,随着实践的发展,1987年党的13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问题,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特指: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1956年)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左右)的整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苏联东欧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很容易使人得出“社会主义终结”的结论。但是,把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等同于社会主义的终结,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因为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并不等于社会主义本身的终结。遭到失败的是特殊的苏联式的社会体制,不能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来的理论和思想。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它的消失恰恰产生了向新的社会主义作尝试的好时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①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定性);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定位)。

  这个论断反对了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另一种是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①发展水平: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②实现目标: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4、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2)、是由我国现实国情条件决定的;


  (3)、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我国和西方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

  5、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①理论上在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②政治上指明方向,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又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反对右倾和“左”倾错误;


  ③实践上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出发,为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提出了科学的客观依据,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取得成功和胜利;


  ④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之所以在实践中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气势磅礴的推动作用,就是因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

  6、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生产,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基本路线的内涵(13大确定):

  ①主体: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②主要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③方针、方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④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现代化是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利用科学和技术的工业化社会转变的过程,是在社会化、工业化的大生产基础上建立文明的社会发展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实现强国富民。

  在我党的历史上,提出总路线或基本路线有五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总路线 ,民主革命时期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
一体两翼)。这条总路线的基本思想,是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惟一的经济基础。”(毛泽东)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提出: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总路线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大跃进”和“共产风”的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当时统称“三面红旗”。

  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总路线,1969年中共9大将以阶级斗争为纲确定为总路线。导致了“十年浩劫”。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也曾通过了以上总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7年党的13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共产党领导(核心);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邓小平在1979年提出来的,之后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和根本准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意义和作用:立国之本。①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②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③关系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命运,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四项基本原则的三方面政治保证作用:

  ①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


  ③保证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

  3、实行改革开放

  是①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③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改革的性质:既是一场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我们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第一、二次革命的异同点:不同:①条件②内容与对象③革命形式与手段④目标。

  相同: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①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


  ② 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


  ③ 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改革的作用: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的特点: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4、邓小平理论的关于改革的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主要内容:①我们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③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意义: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实践上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决策;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3大)

  ①概括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经验;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
④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关系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问题。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①发展是目的;
②改革是动力;
③稳定是前提。要把各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基本纲领包括(15大制定)
 
  经济纲领;
政治纲领;
文化纲领。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党在每一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又可称为最低纲领。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我们要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
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体现了持续发展和阶段发展的统一,体现了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的统一。(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关系)。

  经济纲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多种分配方式。

  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文明)。

  文化纲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地位:①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②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
③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16大确定)

  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十三年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核心)

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发展要有新思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需要指出的是“发展”绝不能等同于经济增长,发展应该是指全体居民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经济增长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手段。

  (3)、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不能将二者完全割裂、对立起来,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体现竞争原则,又要努力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某些缺点和缺陷,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从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5)、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两手抓,两结合”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6)、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稳定是前提,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7)、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利(20字方针)的总要求,着眼于打得赢,不变质,来建设一只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军队。

  (8)、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族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事业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2004年宪法修正案)

  (9)、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按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家事务。尊重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10)、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团结统一。

  这十条经验,覆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纳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始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提出的重大意义:

  (1)、是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2)、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扩大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内涵;


  (3)、丰富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09-10-21 | 添加评论 | 打赏

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
                                      (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

一、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党纲领如下:

1 . 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2 . 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3 . 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4 . 联合第三国际。

三、我党采取苏维埃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
坚决同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断绝一切联系。

中国共产党纲领(俄文译稿)(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

 
    一、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们党的纲领如下:

1 .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2 .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3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

4 、联合第三国际。

三、我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以社会革命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资产阶级的黄色知识分子及与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


(以上是关键问题的截取)
朋友,当你看到最原始的党章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什么也不用说:因为在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混合的时代,他们面前即有苏俄的共产主义做向导,也有美国的民主和资产阶级为引路,那些具有学识的,具有资本产业做后盾的人们,那些能够吃饱饭,穿暖衣,上的起学的人们,为什么选择了共产主义,却没有选择美国的民主自由,他们选择了劳苦的工农,而没有选择有钱有势的资本家,杀头都没有改变他们的信仰,他们傻吗。有谁能在极度困苦的条件下建立一个新中国,这样的聪明才智古今没有,世界没有,谁瞧不起他们,可以站出来改变中国试试,也去将生活非常好的科学家请回国,过苦难的日子,使奥巴马无条件地在南海问题上退却?太多了,伟人就是伟人,自封伟人是没有用的,张国焘不够革命吗?他不有名吗?但他毕竟不是真正的伟人,野心和他的自负一起在马步芳的铁蹄下失败
   太简单了,太不简单了,老路,新路、邪路,没有人给过答案,我只知道,冷眼看这个世界,无限怀念真正共产党人的丰功伟绩
   我相信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继承真正共产党人的成果的

【篇三】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奋斗成果作文1000字

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大会议及重大事件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1926年至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3)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5)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6)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7)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长征途中在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2、抗日战争时期

(1)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在中共努力争取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3)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4)1945年4月,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军民的伟大抗日精神:中国军队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坚决捍卫国家主权,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国共合作的重要启示:国共合作则民族振兴,国共分裂则民族衰败;
积极谋求两党合作,共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3、解放战争时期

(1)1945年8月重庆谈判: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努力争取和平建国;
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获得了政治上的主动。(2)1947年3月,彭德怀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主力决战,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5)1949年4月21日,为解放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感想: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权,必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民心,否则就会衰亡(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2)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中国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3)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基本获得解放。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5)1950年-1952年底,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基本任务,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53年-1957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2)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浮夸风”和“共产风”盛行,严重破坏了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大跃进: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 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大办公共食堂,平均主义。

失误原因: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国情认识不足,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经验教训: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要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3)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铁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2)对内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1935年遵义会议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

(1)都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都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共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4)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遵义会议为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国共两次合作与分裂的过程:(1)国共两次合作完成和基本完成了什么任务?反帝反封建(2)两次合作后分别建立了什么战线: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若要进行第三次合作,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两岸关系问题(或祖国统一问题)

(4)国共两次合作与分裂过程有何启示:①国共合作则民族振兴,国共分裂则民族衰败;

②积极谋求两党合作,共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③要从本民族利益出发,维护和平,实现祖国统一,实行“一国两制”等。

二、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1)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之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各地的共产党人也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这就从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问题。2、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1)中共“八大”正确指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2)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探索误入歧途。(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

3、中共在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挫折及纠正

(1)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共认识到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开始发动武装起义。(2)1927年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3)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开始走向成熟。(王明“左”倾错误)(4)1958年党中央发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61年春党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5)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完成了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4、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2)1955年的农业合作化(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其平均主义和“共产风”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种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启示:党和政府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党中央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村政策;
要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专题感悟

1、中国共产党担负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调整自己的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正确的党。我们要好好学习,拥护党的领导,立志做一名共产党员等。

巩固训练·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

1、“七一”前夕,某班计划以“风雨九十年”为主题,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是竞赛筹备小组为此编制的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准确答案。

【决策篇】(1)分别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名称。

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2)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用一句许简述该会的主要意义。

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行动篇】

(3)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最终走出了怎样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

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从而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党和政府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推行的主要政策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最终形成了怎样的经济格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

【成就篇】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开国大典,三大改造的完成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请列举进入21世纪以来反映我国外交成就的大事。(两例即可)

承办APEC会议;
加入WTO;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等。

(7)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请说说你的想法。

要勤于学习,为建设祖国打好基础;
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发扬爱国精神;

要甘于奉献,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要善于创造,促进社会进步等

2、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革命篇】

图一:上海 图二:遵义

(1) 图一和图二是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会议的遗址,他们分别指的是什么会议?又有什么重要意义?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建设篇】

 材料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进行土地改革;
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改革篇】

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新的革命起点。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经历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革命起点,最主要依据是什么?材料中所说“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又被称作什么?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启示篇】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90年光辉的历程。90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的成就。

 (4)回顾历史,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等。

【篇四】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奋斗成果作文1000字

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
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
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
“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流和本质;
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鲜明特征;
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庄严使命。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从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

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从那时起,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屈辱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封建统治阶级发起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都最终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剧烈冲突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在这之前各地建立的党组织,都是党的早期组织。关于一大的召开,党史大家胡乔木同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过程中,党带领人民流血牺牲,历经千难万险。可以说,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它是红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曾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杨靖宇同志在同日寇作战最后弹尽粮绝剩下一人时,面对他人的劝降,掷地有声地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他们真正用行动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与壮志。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作文 奋斗 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奋斗成果作文1000字 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奋斗成果作文1000字 党的百年成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