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湘江北去观后感共6篇

时间:2023-07-07 16:50:05 来源:网友投稿

第1篇:电影湘江北去观后感那些90后,让人顶礼膜拜回首那个时世纪的90后,那些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奋力搏击惊涛骇浪的弄潮儿,我总会感到豪情满怀,热血沸腾。用范伟的口吻说:“都是90后,差别咋就这么大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湘江北去观后感共6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湘江北去观后感共6篇

第1篇:电影湘江北去观后感

那些90后,让人顶礼膜拜

回首那个时世纪的90后,那些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奋力搏击惊涛骇浪的弄潮儿,我总会感到豪情满怀,热血沸腾。用范伟的口吻说:“都是90后,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记得初二的时候,看过一个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片尾曲我很喜欢:天穹高高鸿雁飞,书院深深松竹茂。小雾重重盼日出,大地茫茫风雨骤……一群书院里的年轻人,恰同学少年时,胸怀改造世界之志,修学储能,胸藏百汇,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书生意气,磊磊落落。“好学,求己,猛进,坚韧”,从这群年轻人身上,你能感受到一种向上勃发的力量,它在抗争,在奋进,在积蓄,它将挣脱一切桎梏,向这个时代高喊出它的改造宣言。

我想每个人都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读书是为了什么?”毛泽东在湖南一师上学时,一师校长孔昭绶曾经对学生说过这样的话:“读书是为了经世致用。何谓经世?致力于国家,致力于社会,谓之经世。何谓致用?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谓之致用。我们读书的目的,我们求学的动力,是为了学得知识,以改造我们的国家,改造我们的社会。”孔的一席话恰恰反映了那些90后伟少年的状态,他们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捆绑在一起,他们最终的追求是为改造一个更好的中国,一个独立的自强的中国。我想,时至今日,读书的目的亦复如是——修学储能,经世致用。

我曾在我的日记中写到:一个二十岁的青年,血管里没有半滴愤世嫉俗的血液,没有半分针砭时弊、改造世界的热情与激情,只忙着学会迎合世俗,只盯着钱袋子,只想着权与利,我绝不要做这样的人。

这个时代,叛逆这个词被频繁地使用着。然而,叛逆不是故弄玄虚的虚伪,不是自我标榜的肤浅,更不是沽名钓誉的手段。那些自我标榜、沽名钓誉的叛逆艺术家们,在大众的面前高超地表演着叛逆,迎合着大众抱怨社会的心理。然而,那被表演的叛逆还是真正的叛逆吗?它只是叛逆艺术家们为了博取名利而支出的一次惯常的体力劳动罢了。

一个真正的叛逆者,不是异端,不汲汲于名利,他的每一个离经叛道的举动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思考,清醒的痛苦,反抗的无奈和大无畏的决绝。那些90后,决绝地反抗着现实,顽强地进行着斗争,他们为名吗?为利吗?他们在力量最弱小时就敢斗争,他们在赴死时依然坚决。我崇拜这样的叛逆者,这样的叛逆者让我顶礼膜拜。

古人云:胸藏百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是,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我们不仅要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书生,更要知行合一的实践者。须知经世致用才是读书的目的所在。

同是90后,为什么我们就要被人称为垮掉的一代?同是90后,为什么我们就要比他们逊色?正如30多年前一位诗人喊出的那样:“我不相信”。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没有一个生命自甘堕落。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

“天穹高高鸿雁飞,书院深深松竹茂,小雾重重盼日出,大地茫茫风雨骤……”这是一个貌似和平的时代,也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时代,更是我们宏图大展的时代。

90后,Are you ready? (绝对原创,无半点剽窃)

第2篇:电影《湘江北去》观后感

《湘江北去》观后感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滚滚湘江水北去,橘子洲依旧葱郁,只是那故人已逝,朱颜已改。如果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以景抒情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救国信念。那么战争、历史电影《湘江北去》则是根据历史展现了1918年军阀割据、乱象丛生的时代,以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为代表的热血青年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一同努力的经历。这是一条江和一个国家青春的记忆,一部关于对理想,信仰的追求与迷茫的青春励志片。

曾几何时,那个时代的青年甘做搏击惊涛骇浪的弄潮儿,在风口浪尖的豪气无不让人豪情满怀。恰同学少年,他们胸怀改造世界的雄心壮志,他们意气风发寻求真理,他们为救国救民奉献一切。有人说乱世造英雄,但英雄从来也不是天生的。一群书院里的年轻人却有着向上勃发的力量,这是来自他们坚定的信念。他们敢于探索,敢于斗争,用实际的行动喊出了自己的宣言。殊不知当今的青年再也没有了原来的意气与豪情,在温暖的摇篮下成长的孩子再也想象不到战乱的年代。21世纪是和平的时代,虽然我们已不希望战争,但我们需要有信念,有抱负,有为社会贡献的雄心壮志。我们总在为小事而烦忧,总在为生活而奔波,也许是时代让我们甘于堕落。我们总在逃避,当社会上重重的压力压得我们喘不过气的时候,我们总是说:“我们本平凡,何必及伟人”。

是否还记得,小学总有一篇作文叫做“我的理想”,也总有人写到:“当我长大了,要当一名科学家„„”。当年的记忆,顾盼依稀如昨。我们渐渐长大了,时间磨去了当年的棱角,不再有儿时的天真;我们们渐渐长大了,生活剥夺了当年的意气,不再轻易说未来;我们渐渐长大了,社会改变了当年的信仰,不再如当年执拗。今天,我们生活在了和平的年代,这是幸运还是灾难?和平与稳定让我们不再有远大的理想,不再有当年的意气风发。我们为了生活忘掉了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多少中国人为了社会和整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探索中国前进的道路敢于实践和打破旧思想。我们虽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但今天的我们还有他们那样远大的抱负和信念吗?我们还能坚定的去完成我们的信念和理想吗?

那些年,年轻的毛泽东和同学们在动乱的年代坚持学习,胸中藏着救国救民的信念;现如今,我们在和平与稳定的时代学习,只为顺利的毕业和将来的工作。他们拥有最坚强的意志,怀揣最伟大的梦想,带着最科学的理论,他们怎么会,怎么可能不成功呢?一片湘江,浩浩汤汤,站在这样雄壮的景色面前,谁能无所动容,那些立在岸头,挥毫天下的诗人们,用鲜血和精神书写了这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般豪情,这般自负,这群睥睨天下的文生,硬生生的打出了一条红色湘江路。我们是如此的相同却又如此的不同。

我还记得俞敏洪这样一段话:“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 那就是奔向大海。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你可能慢慢地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不用再为了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见不到阳光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成熟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给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说的多好啊,我们需要有水一样精神,厚积薄发。我们仰望星空,同样需要脚踏实地,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我们正值青春年少,我们需要有远大的目标和信念,而不该在奋斗的时候学会了享受。多少人甘于堕落,多少人选择逃避,我们在这条伟大的航路上需要勇敢,需要信念。偶尔我们会累到想要放弃,可是当我们想到身边还有一个让我们牵挂的人,深吸一口气,继续向前走。

彼岸灯火阑珊,我们需要信念与勇敢!

第3篇:湘江北去

《湘江北去》观后感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1002班许雪娇 20100730228

有人说:它记录了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艰辛历程。 鞭辟入里。

怀着对革命领袖的无比崇敬,怀着对历经时代风雨和对穿越历史精神的怀念,我观看了这次学校组织看电影的活动中播放的第一部电影——《湘江北去》,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湘江北去》这部红色经典影片讲述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及一批风华正茂的湖南热血青年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去学习,探寻救国救民的历程,想给水深火热的中国指出一条光明之路。影片中除了描绘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老一批爱国志士,更注重于那群热血青年。它主要讲述了青年毛泽东从新文化运动后的1918年到1921年建党期间,放弃出国留学,在长沙与北京间辗转求学的成长经历。电影一开始时,首先出现的是一片红,昭示着当时社会的血腥与不堪,一帧帧的画面过后,屏幕开始依依不舍地黑暗起来,它没有过多的渲染,也不是那么的惊心动魄,却让心里五味杂陈。它主要是通过毛泽东这个角色来讲述中国革命的事迹。在那个被镇压的时代,有人因为反抗被抓,因为反抗而家破人亡,因为反抗而被陷污名,从而忍辱自杀,连军阀都在愚昧地为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镇压红了眼,这个社会还有什么秩序、繁荣可言。此时的毛泽东正身处这种混乱不堪的社会之下。 “做教员就是要为人师表,是表率的表,是思想和行为的表率。”在一个简陋的小学堂里,毛润之激动地为孩子们讲道:“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战争,就是要愈败愈战,为中国崛起而战。”影片的最初,以此幕情景为契机切入,引出了少年毛泽东的故事。为孩子们讲解的中国国情仍历历在耳,那些忧国忧民的箴言,那一双双渴求的双眼,“先生,我们何以救国家”是啊,我们何以保家卫国,我们的先辈们研究了一代又一代,竟被一小儿稚语塞的哑口无言。这样看来那些鲜血,那些牺牲到显得毫不足惜了!但又能怎么样呢?强大的封建势力,压的激进分子寸步难行,他们苦苦挣扎,却没有出路。庆幸的是中国还有救,孩子们还是那么勇敢。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毛先生与那几个孩子之间的互动,他本是对中国教育心灰意冷的人,却被那几个孩子深深感动,不是没有挣扎过的,他胸口中怀揣的所谓“禁书”,终是抵不过内心对孩子的忧虑,对国家的责任。说实话,当我看到那位浑身素缟的孩子将地图藏进自己身上时,我有一瞬间的惊愕,不是没想过的,当东西被搜出来之后,那个孩子又会被怎么惩罚呢?他还那么小,家中的亲人又去世,那个小小的身板,怎么可以承受的下这么多的苦难,只因为他处在那样一个时期?他相信自己的老师,他们的眼里有些希望和不灭的挣扎,那是新中国未来的灯火,为了更好的将来他们不放弃一切的希望。他们努力奋斗下去,不论自己的力量有多么微小!反观我们,生活在他们无法想象的年代,拥有他们无法想象的一切。明亮的教室没有改变什么,先进的设备也没有改变什么,甚至,我们更差了!后来润之乘船去武汉,为赴法留学之事北上,并探望恩师杨昌济,临走前,孩子们都奔来为这位仅当了两个月零七天的教员送行。怀揣着救国为民的热切希望,润之一行人来到了北京。放弃了出国留学,却因此留在了北大,因此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因此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很快,他的思想上升到了一个新天地,他不去法国发展自己的学问,却发誓要研究“中国的问题”,五四爆发,全国震撼,他却联系新民学会会员,创立了《湘江评论》声援学生运动,不畏阻挠。

演员并不流利的湖南话,让我不觉有一种奇异的熟悉感,或许我们会对这奇怪的腔调进行调笑,但我们心中绝不会减少对伟人的崇敬之情,他们即使处在人生的最低端,也绝不会轻言放弃,他们不断用自己的力量,在小小的岗位上奋斗着,我看到那些活在语文课本中的大文豪们,放下了笔杆子,拿起了锄头,端起了铁钳,他们的身上穿的不是光鲜亮丽的长衫,而是破旧不堪的短褂;他们不在明亮的教室里谈天论地,却屈尊于火炉炼钢的煤灰中。但他们依然在战斗,依然不灭身体里沸腾的热血。其中有一段,润之与萧子升等人在雨中畅淋,何胡子有感而抒:“江江江,盖其有情既无情,风雨呼啸,直射湘江,闻墨四水,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乡国骚扰尽,风雨送征船,世乱吾自治,为学志转坚,从师万里外,访友入文渊!”是的,他们依然在战斗。他们拥有最坚强的意志,怀揣最伟大的梦想,带着最科学的理论,他们怎么会,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最让我感触的是湖南督军张敬尧倒行逆施,暴力镇压爱国民众的剧情。毛泽东联络了各级阶层,打出了“驱张”的旗帜。经过一系列的运动,最终结果是成功了,但也只是表面上罢了。毛泽东长叹一声,因为他知道,即使打退了张敬尧,也无法脱离在中国根植了几千年的独裁和专制政权下军政腐败、官僚混乱的现实根源,即使提出“湖南自治”,也同样无济于事。正是这个叹息,我深感毛泽东的无奈与惆怅,他想救国,却发现社会本质已经根深蒂固。更糟糕的是,倡导教育救国的陶斯咏选择离开,从法国回来的肖子升更加信仰无政府主义,激进的彭璜四处碰壁。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了,然而一战的胜利,却未能让润之和各位革命有识之士舒展愁颜,中国的局情却是愈发复杂,不容人丝毫懈怠。面对种种困境,毛泽东义无反顾

影片最后是毛泽东踏上轮船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踏上了救国之路。电影没有和其他电影一样沦于说教,而是展现出老一辈革命家年轻时的热血和激扬,谋求个人价值的实现。通过这部影片,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毛泽东同志年少时的故事。他的不畏强险、不惧阻挠和勇于思索,都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会满怀感激,为中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第4篇:湘江北去

《湘江北去》带我们重温那个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的年代,有那么一群在黑暗里挣扎,在黑暗里迷茫,在黑暗里探索,在黑暗里斗争的热血青年,他们以改变国家命运为己任,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湘江北去》与其说是以毛泽东为主角,倒不如说是以湘江的那群进步青年为主角,以当时中国进步青年为主角。整部影片通过以点带面的手法,用毛泽东等一批风华正茂的湖南青年来反映出当时中国革命高涨、满清热血的新青年,借湖南张敬尧这位倒行逆施、勾结日本的军阀来反映出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军阀混战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这群湘江青年依然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在百舸争流的苍茫大地之上践行救国救民的理想,谋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用青春的火焰燃烧现实的寒冰,用艰难的探索寻找人生的坐标。面对挫折,他们发出谁主沉浮的呐喊;历经风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青年选择马克思主义来救中国。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少年中国说》中的“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国强”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话。

《湘江北去》这部影片给我们感觉最深的是毛泽东等人到北京拜访杨昌济时,杨昌济对他们所说过的那些话。“吾人求学与海外,欲归国而致之用,不可不就国之情形深加研究,何者当因,何者当革,何者宜取,何者宜舍„„”,还有毛泽东回忆杨昌济在讲台上所说的那一番话“一个人要有自己信仰的主义,树立一种贯穿一生的思想,一个人牺牲自己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主义不可以„„”。贯穿影片的中心我想就是杨昌济的这些话,这个剧情也是围绕这些话而展开。剧中湘江这群进步青年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组织新民学会,积极开展活动,从投入五四热潮运动到创办《湘江评论》,从筹备资金赴法学习,到回国后改造旧中国。他们结合我国国情在救国的道路上始终用“何者当因,何者当革”来思考国家出路的问题,最后在取舍间这群进步青年的思想上有所改变,信仰发生分歧。面对一路风雨走来的好友,他们为坚定彼此的信仰,毅然地选择分道扬镳也绝不牺牲自己的主义。

想想当前我们很多人都丢失了自己的信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衍生出了很多金钱利益至上的观念,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经济发展的支撑是企业,抑制经济发展衍生的金钱观还需靠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好,就能给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带来好的社会风气。而我们非公企业最容易接触底层的劳动工人与农民,以党员带动群众、服务与群众,我们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回顾历史,我们内心隐隐作痛,但在这隐痛中还夹杂这一种感动,为这群不怕牺牲敢于革命的热血青年而感动,为这群青年所肩负起要振兴民族的使命而感动。

又到了一个改革的时间窗口,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早日实现复兴中华的伟业!

衡山西,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

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

多才自昔夸熊封,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

一百七十一年前,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开启了中华民族百年丧权辱国的屈辱岁月。太平天国,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洋务运动,师夷之长技以自强;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一次又一次,我们挣扎在帝国主义的桎梏下,自强不息;一次又一次,我们失败倒下,坚强不息;一次又一次,我们又重新站了起来,奋强不息。

终于,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辛亥革命爆发,废除了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中华民族似乎迎来了新生。可是列强横行,国民不振,我们似乎仍身处迷朦与混沌之中。

恰同学少年,一群湖湘热血青年,怀抱救国理想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在百舸争流的苍茫大地之上践行救国救民的理想!他们用青春的火焰燃烧现实的寒冰,用艰难的探索寻找人生的坐标。电影《湘江北去》讲述的正是他们的故事。毛泽东、彭璜、萧子升、蔡和森、向警予、陶斯咏„„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理想,有信念,懂得崇高与纯洁的意义。 (读后感 www.dawendou.com) 假如眼中只有利益与私欲,那人和只会满足于物欲的动物,又有何分别呢?林文忠公有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若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而区区人言冷暖,物欲得失,与之相比,又渺小得何值一题呢?他们这些同学,他们这些少年,正是如此,也应当如此。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他们满腔热忱,寻求这心中的那份梦想。一次北京之行,一次次与前辈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的交谈,在五四的前夕,俄式革命,十月革命的春风伴随着大战的胜利而润绿着这片历史悠久却也苦难深重的神州大地。同学们,少年们,开始不在迷茫,曙光已经照耀在千里之外的俄罗斯大地上。同时,屈辱的凡尔赛条约、卖国的二十一条,再一次刺痛了国人的神经。呐喊,在北京,在上海,在广州,在我的家乡苏州,同学们群情激昂。之后,全国各界都开始罢课罢工罢市,以自己的力量呐喊,不做东亚病夫,不做亡国奴,要独立,要自强。曾经,作为“80后”,我也自信满满,也许有些娇气,有些懒惰,但是我们的思想是端正的,我们是有能力的,我们也是愿意付出的。但是看过这部电影,我不得不承认,不论是思想的深度,勇气,还是吃苦耐劳,甚至是智慧,我都比不上先辈。要想负责起中国的未来,让中国永远摆脱“被人耻笑”的岁月,让中国傲然自立,青年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实在是还有太多的路要走。辨明是非,提高自我,履行责任,修身养德,这应该是学生不变的责任。其实,除了青年,还有很多要反思的事情。扪心自问,与20世纪初相比,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少了什么?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当然不能墨守着一切传统文化,只是,有些传统的东西,真的不应该抛弃,中国,永远不会,也永远不能等同于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正如电影中板仓先生杨昌济所言。

最后以《沁园春长沙》互为勉励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白洋湾水厂团支部

张徳斌

《湘江北去》观后感三

---孙姿颜

小时候我就经常听爸爸讲一些近代历史,所以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伟大的人物有几分了解,于是利用暑假空闲时间观看了一部有关近代历史的电影《湘江北去》。

影片讲述了1918年中国军阀割据一片混乱的景象,毛泽东、肖子升、蔡和森等一群湖南热血青年怀着救国的理想来到北京,勤工俭学筹备资金准备赴法留学的事情。到北京后,毛泽东在老师杨昌济先生的介绍下,在北大图书馆担任助理管理员一职,在打工过程中认识了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他们达成了共识。在此期间毛泽东的母亲生病去世,然而毛泽东并没有因此被打垮,而是变得更加顽强。

后来毛泽东放弃了赴法留学,准备回到长沙专心研究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在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期间,毛泽东创立了《湘江评论》帮助学生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在影片最后因为毛泽东、陶斯咏和肖子升的革命道路不同,因而走上了不同的爱国道路,我觉的陶斯咏有句话说的很好:“道不同不与为谋,但道不同不碍为友。”即使革命道路大不相同,但他们彼此的友谊不会因此而消失,他们依然是好朋友。最后毛泽东和何叔衡踏上了去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征途。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必须要有新思想,只有不向别人屈服,不软弱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欺压。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心里就如同滚滚北去的湘江之水,久久不能平息。

《湘江北去》观后感四

前两天,我观看了电影《湘江北去》。这部电影很有教育意义,记录了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艰辛历程,也记录了毛泽东为了求索救国真理而付出的种种努力。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地感受到当时祖国的贫穷落后,祖国的不强大,就被帝国主义列强任意欺侮。让我非常愤怒的是那些可气可恨的军阀张敬尧、谭延闿等等一些败国军,对外国列强软弱无能,却对中国百姓任意欺凌。而毛泽东和伙伴们为救国救民不惜一切代价,他们为去北京受尽屈辱,由于资金问题他们只得坐船到武汉然后再步行到北京,到达武汉后的吃饭问题只能靠打零工赚取,最终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北京。并见到了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老先生。

中国从屈辱中走出来了,走向成功,踏向希望,一步步实现伟大的理想。为我国捐躯的烈士们做出最好的报答。是他们用牺牲换来了我们美好的今天,是他们用热血换来了我们的和平。我们要感谢要报答的不仅仅是捐躯烈士们,还有推翻帝制的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的毛泽东主席。他们是多么伟大啊!他们为国为民不屈不挠,奋勇向前,从无助,到强大,经历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都记录在电影中,让人仿佛回到了过去那些艰难的日子。

电影主要说明了中国革命的事迹,那时,有人为了反抗被抓,有的受尽侮辱自杀,有的还有一身的冤屈„„那些讨厌的军阀们,没有一个去管,一个去问,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百姓,让百姓受苦受累。在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百姓。

电影中的几个小事,就可以体现出毛泽东的优秀品质,像他们从湖南带辣椒给北京的老师,虽然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却有浓浓的情意。因为他们坐船先到武汉,再步行到了北京,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到北京。这样的尊敬老师,值得我们学习

在杨先生去世之后,他的妻子和女儿杨开慧要坐火车回她们的老家。毛泽东知道后提前把行李用黄包车拉到了火车站,然后一件一件往火车上搬,而不让她们母女俩动手。他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能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电影中毛泽东去请求当教师,校长同意后,他开始为孩子们讲那些卖国贼,并告诉孩子们要报仇,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争光。后来,他和伙伴们动身赶往北京,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达北京他一直在图书馆打工为接近自己的崇拜对象李大钊而努力。从李大钊那里学到了新思想、新知识。最后,毛泽东打算走俄式道路,两个好朋友却因志向不同离他而去„„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了,祖国共欢呼,经历了千辛万苦的祖国,终于熬出头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我们应该永远的记住这一天: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天。

湘江北去观后感(第2页)五

一听到该影片的标题,我就想到了毛主席在1925年秋写的一首很著名的词—《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不错,浩瀚的湘江水一路向北奔流。而那时,新文化新思想的运动已经在祖国的北方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有一群从湖南来的热血青年,为了寻求救国的真理与道路,也向滔滔不绝的湘江水一样,一路向北去!湘江北去,北去的湘江成为了一个耀眼的标志与符号!

诚然,整个影片的主题正如它的电影宣传海报上所宣传的那样:一条江和一个国家青春的记忆。这是一部以一群将改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视为己任的热血青年的不懈追求为主线的奋斗片,这是一部关于对理想、信仰的探索、追求与迷茫的青春励志片。这样一群热血的青年,就像我们身边的亲人和师长,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一切都是那么得真实,那么得容易让人产生心灵的震撼与共鸣。一幅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生活画面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1918年,中华大地军阀割据,乱象丛生。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等一帮湖南热血青年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一同来到北京,筹备赴法勤工俭学之事。在老师杨昌济的介绍下,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担任临时助理管理员,在这里他结识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人物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第一次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很快,他的思想进入到一个广阔的新天地。在北国的寒冬里,他与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心心相印,一段纯真美丽的爱情悄然萌发。毛泽东放弃赴法留学,表示要留下来研究“中国的问题”。他回到长沙,正值“五四”运动爆发,湖南各界联合,形成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毛泽东以新民学会会员为骨干,创立《湘江评论》,声援北京学生运动。湖南督军张敬尧则倒行逆施,暴力镇压爱国民众。毛泽东和其它新民学会会员,联络社会各阶层,公开打出“驱张”的旗帜。“驱张运动”虽然取得了形式上的胜利,可是,因为没有脱离独裁与专制政权下军政腐败、官僚混乱的现实根源,即使提出“湖南自治”,赶走张敬尧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三湘现状。究竟什么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救国救民之道?毛泽东在努力思索。 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各种思潮在新民学会的成员中交锋,成员间也逐渐产生了思想的裂变。终于,倡导教育救国的陶斯咏选择离开,从法国回来的肖子升更加信仰无政府主义,激进的彭璜四处碰壁,毛泽东与何叔衡则毅然踏上了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征途。他们犹如滚滚北去的湘江之水,汇入了浩翰的历史洪流。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当毛主席1925年在湘江橘子洲头高吟这首词的时候,他脑海中浮现的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多少情感又涌上他的心头?往事历历在目。峥嵘的岁月一去不再复返,就像那北去的湘江,水流了就不再回头„„本片艺术再现了以青年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热血青年的峥嵘岁月。虽然他们的一生,都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坎坷、荣辱悲欢,人生轨迹也在时代的洪流中因个人的信仰以及选择的不同而分别悄然转弯,但此片所截取和呈现的则是他们在最好的时光里一起并肩走过的日子。

在当时的那个大环境下,艰苦的条件,动荡的时局,使人身时刻充满着危险。但是影片尽可能地去挖掘和展现其中积极的那一面。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陶斯咏、彭璜„„那时的他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尤其是毛泽东,在我们常规印象中,他是慈祥睿智的稳重长者,是令我们仰之弥高的一代伟人,而在此片中,他走下神坛,会和朋友们一起裸身天浴,会为陈独秀拉黄包车,会教李大钊跳操„„这个众多知名学者口中的“二十八画生”的北漂经历及个人奋斗史更是让人观之有强烈的共鸣感。

所以在本片里,我们所看到的,并非是刻板的说教或历史重演,更多的是一种脚踏实地、蓬勃向上、激情四射的奋斗精神,而这种精神,恰好是我们目前诸多浮躁的年轻人所最缺乏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此片的励志成分颇值得肯定。

确实,影片将伟人们的青年时代的不为人知的一面形象地展现了出来。它聚焦的是以毛泽东为首的湖湘志士。讲述了由于对社会现实的强烈的不满,一群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年轻人沿湘江北上,最终走向革命救国之路的艰难历程;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革命火种通过毛泽东等人的传播,在湖南这个红色革命摇篮萌芽、发展。它从一个侧面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力地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点亮革命之火的必然性。

看完影片,眼前挥之不去的是那一段段朴实而又着实难忘的画面„„

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场面:一是影片的最初。“做教员就是要为人师表,是表率的表,是思想和行为的表率。”在一个简陋的小学堂里,毛润之激动地为孩子们讲道:“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战争,就是要愈败愈战,为中国崛起而战。” 影片的最初,以此幕情景为契机切入,引出了少年毛泽东的故事。

二是电影开篇不久的赤身淋雨那场戏。这场戏相当出彩,大雨滂沱之下,热血青年们内心涌动的激情被刻画的淋漓尽致,也为后续影片内容的展开开了一个好头。润之与萧子升等人在雨中畅淋,何胡子有感而抒:“江江江,盖其有情既无情,风雨呼啸,直射湘江,闻墨四水,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乡国骚扰尽,风雨送征船,世乱吾自治,为学志转坚,从师万里外,访友入文渊!”壮志豪情,豪气冲云天!

三是毛泽东在一师附小当老师,有次上课,看到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若贤穿着孝衣上课,他那种痛心的感觉以及后来自己的老师杨昌济病痛,他发自内心的心疼。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爱憎分明的热血青年的形象。还有后来他乘船去武汉,为赴法留学之事北上,并探望恩师杨昌济,临走前,孩子们都奔来为这位仅当了两个月零七天的教员送行的情形,深刻地表现出了学生对毛老师的热爱以及他对学生的深切关怀。

四是毛润之第一次见到李大钊先生的场景,十分有趣,先生正依着润之写的强健体质的的书作相应的运动,正谓是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欲救国,必先提倡武风,强健民族之精骨,最终实现挽救民族之危亡之大愿景。

五是他们一行人刚到北京时,几个人挤在一张床上睡觉,连翻身都有一定的困难。他们在床上大声地嬉笑着,喊着“翻身、翻身、翻身„„”响声不绝于耳。这声音,不仅仅是睡觉时的翻身,更是他们对未来的期盼,心中的那神圣的理想——人民的翻身,劳苦大众的翻身。他们比终将翻身做主人!

除此之外,还有爱情,令人意想不到的爱情。在以往主旋律的影片中,但凡涉及到伟人的个人感情问题时,一般都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此片则难得给予了相当的篇幅去展现毛泽东与杨开慧那纯真美好的爱情。当毛泽东因母亲病重返乡时,临别时,同学们在站台前为他饯行,慧知则赶来送了他自己写的诗句,并以诗相约冬季再见。“高谊薄去霞,温和德行嘉,所贴娇丽菊,今高独开花,月夜幽思永,楼台入暮庶,今年飞雪时,能否至吾家”这几句诗词,也仿佛润之与慧知的情愫,淡淡的,悄然地升起。

《湘江北去》在历史大背景下放弃宏大叙事,从细微处凸显那个时代的一群年轻人对责任、牺牲、抗争和追求真理的理想信念,虽然九死终犹不悔,为国家为民族上下求索,虽路漫漫而绝不轻言放弃的精神风貌。影片展示了其青春亮色和蓬勃向上的一种生存状态,不刻意渲染红色主题,而是传递出一种价值观,给予今天的年轻人一股榜样的力量,激发他们爱国热情和豪迈情怀。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年热播的一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表达的也是相似的主题与希冀。

该片在叙述历史故事的同时,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青年如何面对社会,如何面对友情和爱情,如何担当责任等等。影片中所展现出的亲情、爱情、战友情、同志情以及革命情,可以说不仅进一步地深化了剧中人物的形象,而且给我们观众也带来了一次珍贵的精神上和心灵上的洗礼。经过洗礼的我们应该成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身处革命伟人诞生地和成长地的长沙,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受到了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的催动。每次前往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巨型石雕像时,心中的敬佩之情便一次次地升起、绽放。更深感自己的肩头未来所要背负的责任之深重,更加激发自己沿着先人们走过的道路去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强则国强,青年胜则国胜!青年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要以该影片中所刻画的这群热血青年为榜样,为了祖国和社会的事业,不怕吃苦,敢于奉献并乐于奉献!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更要如此。要知道,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着!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有那么多的前辈在青年时代就为自己,也为后代的我们指明了人生道路的大方向,我们何乐而不为?有那么多的榜样力量在激励着我们前行,我们何乐而不为?有那么多的事业和伟绩需要我们青年去把握和创造,那么充实的人生,我们何乐而不为?

在影片中杨昌济老师教给学生们的“不死,求己,猛进,坚韧”的精神信条,被他的充满蓬勃朝气的一群学生铭记并实践着。这同样也应该被我们始终铭记并时刻实践着。谁敢说不是呢?!

第5篇:湘江北去

《湘江北去》观后感

《湘江北去》,这一熟悉的诗句,令我不禁浮现到一位雄才大略,充满理想的热血青年,在湘江之上遥望远方,一字一字感概万分的鸣颂这这句诗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918年,中华大地军阀割据,乱象丛生,烽烟四起。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等一帮湖南热血青年抱着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来到北京,筹备赴法勤工俭学。在老师杨昌济的介绍下,青年毛泽东得以来到北大图书馆担任临时助理管理员。在这里他认识了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极大的丰富了他的救国思想,为后来的一系列革命理论,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等著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与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渐生情愫,青年毛泽东放弃了赴法留学,表示要留下来,研究“中国的问题”。也许正是应为青年毛泽东没有赴法留学,否则谁会知道从法国回来的毛泽东会不会是一个无政府主义的信徒?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会不会在当时出现?

回到长沙的毛泽东,正值“五四运动”爆发,湖南各界联合,形成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毛泽东等以新民学会会员为中坚力量,创办了《湘江评论》,来声援北京的学生运动,推翻湖南军阀头子张敬尧的残暴统治。“趋张运动”虽取得了形式上的胜利,但毛泽东意识到,打倒了一个张敬尧,还会有李敬尧,王敬尧等等很多个军阀头子。毛泽东开始思考究竟救亡图存的到路在何方?在新名学会的会员当中也是“百家争鸣”,成员之间逐渐产生了裂变,倡导教育救国的陶斯咏觉得道不同不与之谋,选择了离开。从法国回来的萧子升开始信仰无政府主义。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和何叔衡选择了去上海参加“一大”。开始尝试借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试图在中国用马克思主义救国。

全篇始终以一群热血青年的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为线索展开,穿插着人物之间的亲情,爱情,同窗情还有师生情。处处令人为之动容。

亲情:

看完影片后,与同学们交流,很多人都说看到毛泽东母亲去世之时,她未能亲眼看到自己的石三伢子回来那段场景时眼眶都湿润了。后来开天辟地的一代伟人一生中的另一个亲人离世,身为人子,却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不论对谁而言,都将是终身的遗憾。他不是不想,而是有太多的事牵挂着他,为的是中华大地上千千万万像她母亲这样的受压迫的劳苦大众为的是祖**亲。

同窗情:

影片从头至尾都贯穿着忧伤的音乐,但也不乏喜剧性的场景。比如青年毛泽东和同窗们一起跳健身操,青年毛泽东教胡适在北大图书馆跳那段滑稽的健身操的情节。萧子升从法国留学回来,和毛泽东等一干人等见面后的喜悦之情那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至少在我看来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于是,萧子升跳起了那段健身操,随后毛泽东也开始和他一起跳,后来所有人都跳了起来,故友久别重逢的兴奋的喜悦溢于言表。

爱情:

有关毛泽东的一生的爱情,想来莫过于和杨开慧的初恋最刻骨铭心了。电影中的杨开慧单纯,直白,对爱情忠贞不渝。充满革命理想的毛泽东应该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和单纯而喜欢她,我想更多的应该是两人志同道合的革命理想,琴瑟和鸣,诗书传情的人生共鸣。

师生情:

青年毛泽东革命思想的成熟离不开杨昌济还有李大钊等人的关怀。尤其是杨昌济。我觉得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要不是杨昌济培养了一个如此出类拔萃的人中龙凤,,中国的革命道路岂不会因为缺少了毛泽东而曲折很多?影片中,杨昌济说:“一个人要有自己信仰的主义,树立一种贯穿自己一生的思想。”“信仰的主义”,看在眼里,听在心里,当时就给了我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当今社会,有多少人还有自己的信仰?要是我们的民族,我们国家的公民都有信仰,还会有地沟油,毒奶粉,毒食品,毒胶囊等等的出现?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是司马迁的信仰;“一生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是陆游的信仰;“各出所学,各尽所知,是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是一代工程师詹天佑的信仰;“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用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是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信仰;虽然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中国人搞出的

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这是吴仲华的信仰。没有信仰的人,是没有追求,没有灵魂的人。

看完此片,我想对于大多数像我这样迷惘中的大学生都是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因此这部片子,让我看到就断是令万众敬仰的,伟大的革命导师毛主席,他一路走来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当时的他既不是一条小鱼,也不能算是一只雄鹰,就是一个硬着头皮去闯的热血青年。这与我们当代大学生很相似,心中有伟大的理想与抱负,却苦于不知如何去实现,去施展,只能在无数次的争辩与挫折失败中不断摸索着。如同和他圈子里的人一样,他在社会上仍无立足之地,是个持不同政见者,思想里充满了矛盾。因此我们也更应该正确的面对挫折与失败,因为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些并不是我们通往正确道路上的绊脚石,而是指引我们通向正确道路的指向标。

此时,浮现在我闹脑海里的以不是一个青年的身影,而是千千万万中国有志青年的身影,他们鸣颂着:“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6篇:思修 湘江北去

《湘江北去》观后感

激情与爱国热情的激荡,奋斗与爱国热忱的交织。毛泽东肖以升、彭煌等热血青年,目睹贫苦下层的人民在军阀混战之下,为自己最基本的生存状态而苦苦地挣扎,苦不堪言;中国因为国力的衰弱,在外交上尽受强国的欺凌。救国!救国!拯救这个黑暗的旧中国,打碎这个腐朽的国家机器,探索一条光明的救国道路。

这群青年,顶着资金压力,满怀求学、救国热情,北上北京。途中,饥饿相伴,疲劳相随,还要打工挣路费,这群青年,怀着理想,毫不将这些困难放在心上,其求学精神,和追求理想的执着深深地震撼着我。

毛泽东自愿在北大图书馆作图书整理工作,到校外拉黄包车,工作的繁琐、劳累,他毫不放在心上。他将其视作一个如饥似渴地阅读,结实更多的新思想的北大“文曲星”的机会。一代天骄,就是在苦练中磨砺出的。由此,我联想到了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应该用好我们的大学资源,用收益无穷的书本充实我们自己。书,永远是知识的源泉,我们不应该只沉浸在大学优越的环境中,应该重视用书本武装我们的头脑,用真才实学充实自己,以一个积极的姿势来答复四年后毕业的我们。

在北京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洗礼后,反湘后的毛泽东组织创办了《湘江评论》,开始用新思想呼唤人民的愚昧意识,用笔杆子直接与军阀政府抗争。勇毅、胆识,在这个青年身上我们显而易见。

剧终部分,毛泽东与何叔衡则毅然踏上了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的征途。他们犹如滚滚北去的湘江之水,汇入了浩翰的历史洪流……它们的精神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心中。

观《血战湘江》心得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歌剧江姐观后感

《长江七号》观后感

长江七号观后感

推荐访问:湘江 观后感 北去 湘江北去观后感共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