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红色文化精神有哪些,主要内涵是什么?自己感悟

时间:2022-06-16 15: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苏红色文化精神有哪些,主要内涵是什么?自己感悟,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江苏红色文化精神有哪些,主要内涵是什么?自己感悟

“江苏红色文化精神有哪些,主要内涵是什么?自己的感悟6篇

【篇一】“江苏红色文化精神有哪些,主要内涵是什么?自己的感悟

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问题: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是否有必要重温五四历史? 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让我对五四运动有了新的理解。我认为五四精神的内涵实际上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具体来说,首先,它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永恒不朽的主旋律。在这段时期,人们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了理性,人们不再是坐视不理,而是采取了了一些手段,提出了有效的方法来反抗。尤其是学生队伍的壮大,他们纷纷罢课,工人罢工,他们走上街头进行爱国示威游行活动,勇于提出“拒绝签字”的口号,他们这种爱国的行为和举动影响到了全国,导致这场运动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而且,只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足以达到这个效果的,这也正说明了爱国主义是全国人民所具备的高尚精神。五四运动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政府卖国行径的强烈抗议,是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精神的迸发。

  其次,它是追求民主科学的精神。民主科学的精神是五四精神的具体要求。在五四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等人宣扬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与专制。例如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大众文学也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这些都体现了西方开放性思想文化进入了中国社会,给人们建立了现代的价值观体系,这个时侯,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具有现代价值取向的事物开始在中国社会生根发芽。

  再次,它是解放思想,进步创新的精神。探索与创造精神是社会进步的力量之源。换句话说,五四运动是一场创新性运动,人们从古老破旧的封建礼教逐渐有意识地接受新思想,这正是社会的一大进步。虽然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教失败,还有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但是先进的知识分子反复思考,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人们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所以,在我看来,我觉得当今我们非常有必要要重温五四的历史,因为这场运动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启示,其主要体现在精神上。五四运动倡导的思想自由,在当今社会已经很普遍,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明确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开放。为了重温五四的历史,社会上各个行业各界人士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沿袭五四运动留下来的教训和启示。体现在整个国家上,就是我们可以利用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研发自己的产品,是我们的产品也可以流通全球。当然,触及到我们每个人身上,宣扬五四历史和马克思主义精神是最基本要求,同时还要举办与五四相关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例如外国语学院团委要举办的“五四表彰”活动,这也是对五四运动的一种理解和升华。因此,重温五四的历史是必然的,因为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进步,积极,自由,平等,创造,这是当今社会以及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精神和能力,只有学习好的方法,每个人都有思想,有水平,社会才能发展得好,才能从旧的观念中走出来。第三篇:焦裕禄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焦裕禄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2014-04-16 20:01eqh4 | 分类:电脑/网络 | 浏览4870次

  分享到:

  2014-04-16 20:33提问者采纳

  艰苦创业、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坚忍不拔、无私奉献、一心为民、鞠躬尽瘁

  以民为本,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第四篇:雷锋精神内涵是什么

  雷锋精神内涵是什么

  雷锋精神内涵之一、奉献精神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雷锋精神内涵之二:“钉子”精神

  雷锋对待工作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努力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使自己成为工作的内行。雷锋精神内涵之三:“螺丝钉”精神

  雷锋谦虚待人,甘于平凡,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服从革命的需要和组织的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他把自己生命溶入党和人民事业的整体之中,立志在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雷锋精神内涵之四:艰苦奋斗精神

  雷锋出身贫苦,在旧社会,哥哥、弟弟都因负伤、饥饿,病死了,他自己也走近了死亡的边缘,他深知生活的艰辛。因而,他工作和生活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第五篇:五四精神反思及内涵

  百年后的今天

  ---浅谈五四

  1919年5月4日,一群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热血青年奏响了最华彩的乐章,将那个日子永远地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而今,八十多年过去了,回首那个日子,不禁热血沸腾。“五四”精神是热血青年们自发并逐渐凝成的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其血脉世代相承,升华为爱国主义的一种体现。

  九十四年前,中国政府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到巴黎参加“和平会议”,带回来一份叫做巴黎和约的东西,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激起了中国人的愤怒。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于是,青年学生首先站了出来,接着产业工人也走上了街头,再接着,商人团体提出了抗议,于是,全国沸腾,骂声一片,高呼“废除二十一条!”,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卖国的执政府,这就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所提出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它所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大觉醒;
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科学民主,反对迷信专制,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四运动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日久弥大。

  但是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复杂的社会也让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阵一阵的“热”、一浪一浪的“潮”,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让我们的时代青年变得浮燥起来、麻木起来。他们开始研究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理由,开始探讨国外的民主比中国的更甚之处。托福考试、留学、“绿卡”成了许多有志青年孜孜不倦的追求的最终目标,影星、歌星成为众多年轻人追逐的偶像。好莱坞的大片更是让我们的一些青年人津津乐道。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传统,把五四精神注入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使之发扬光大,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象莽莽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但是,振兴中国的重任就是落在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们身上,八十多年前,中国青年走上街头为了国家兴亡抛头颅洒热血,八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青年是不是应该回顾一下,反思一下,继续弘扬五四精神,倾听祖国的召唤,谱写共和国未来的华彩篇章呢?

  弘扬五四精神,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实现国家富强,摆脱愚昧贫穷,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几代中国人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的理想。80多年的经验证明,国家不强大,就没有尊严,没有希望,没有前途。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这样对于未来和前途充满信心。这是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书写的最壮丽的爱国主义篇章。我们今天讲爱国,讲进步,就是要奋发图强,艰苦奋斗,集中智慧和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这是爱国和进步最深刻的内涵。

弘扬五四精神,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和80多年前相比,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在科学民主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也应看到,要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可以说,没有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我们今天讲民主,讲科学,就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坚决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以尽快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们要站稳脚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加快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的步伐。弘扬五四精神,既要志存高远,又要发扬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作风。优则生,逸则亡。享

  受本身并非过失,但是为人造福最为甜美;
坐享其成容易坐吃山空,艰苦奋斗才有真正财源。实现理想要靠辛勤劳动,但胜利路上从来都是山重水复。对此,李大钊鼓励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
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先驱之教导,给人启迪,令人油然而生豪气!

  五四时期,一代青年热情迎接各种新思潮,勇敢地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

一部分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坚持真理,追求真理,通过对各种社会思潮和政治方案 的反复比较,择优从善,终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指导 思想。为什么当时先进的中国青年会作出这一选择?因为它能指导中国人民救国救 民,实现民族振兴。李大钊说:“一个革命团体要标明主义”,强调中国的问题必须 依靠马克思主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于马克思主义要“研究它介绍它,把它的实象 昭布于人类社会”。毛泽东也说:“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主义譬如 一面旗子,旗子竖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可见,把马列主义作为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是五四时期先 进的青年知识分子才开始达到的一个重要思想认识,虽然人数不多,但这种思想认识 代表了历史潮流的主要方向。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都是一种精神动力。在当代社会主 义处在困难的情况下,在我国改革进人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高举邓小平理 论的伟大旗帜,具有不可替代的激励和鼓舞作用。我们纪念五四,就要用邓小平理论 构筑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用这一科学理论武装青年,解决当代青年的理想和信念问 题。我们要象五四青年那样热爱真理,追求真理,无论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 困难和风险,高举邓(本站推荐>

【篇二】“江苏红色文化精神有哪些,主要内涵是什么?自己的感悟

春晚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风雷激荡大潮涌

和乐之乐

春节联欢晚会的文化定位为“世俗仪式的庆典”,有三层含义:第一是最广泛的群众性,既世俗的一面;
第二是仪式化,他应该凝结着我们古老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信仰;
第三是庆典,因为不是一般的仪式化节目,而是一年一度的全民族的狂欢庆典,要保证它的档次,必须创造出自己的经典。春晚带动了各个门类艺术的发展,成为一次全民族的文艺汇演和艺术集锦,它代表了音乐,舞蹈,话剧,戏曲,文学等艺术样式的最高水平。它不仅展示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充分表现出当代中国艺术品位的最高层次,既给人以娱乐,更给人以审美。

1,。世俗文化

春晚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说它是世俗文化,一点也不为过。春晚变成世俗文化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电视传播具有大众性,有条件产生万人共同聚焦关注同一对象的行为。作为当代电视艺术的主体----电视综艺节目,几乎囊括了人类漫长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文艺形态:音乐,舞蹈,戏曲,文艺,杂技等,将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艺形态均可以制作成综艺节目,通过现代化的电视传播媒介,直接把“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艺术,送到“寻常百姓家”。

二是国人对春晚的重视,使得人们在同一时刻进行同一活动具有了行动的可能性。中国人都非常重视春节,远方游子不管千山万里,昼夜兼程回家过年。过年时,团圆、祥和、喜庆是炎黄子孙亘古不变的希望,因为春晚的主题从来都和这些要素有关,可见定位置准确。

因此,在中国今天的春节,人们集体观看春晚能够变成一种世俗文化。神州大地,亿家同看,雅俗共赏,老少同乐。

二.仪式文化

仪式,是具有象征性、表演性、重复性的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文化。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传统隆重的节日,必然会有仪式化的要求和内容。

春节联欢晚会作为电子媒介时代的新的仪式化形式出现在除夕夜,应该说是时代发展和传统节日文化要求相互结合的产物。理由有四:

其一,春节的“热闹、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是中国人唯一能接受的心理感受,而春节联欢晚会以丰富多彩,吉祥喜庆的电视节目内容契合了这一节日心理;

其二,春季晚会的播出时间,刚好是中国人传统的“过年守岁”时间,热热闹闹的电视节目使一家人在守岁的过程中有了更为具体的精神享受,因而使人容易接受;

其三,中国人最看重的是春节“阖家团圆”这一核心情感诉求,在强烈的“团圆”观念的映衬下,春节晚会以其巨大的收视覆盖面不但成为了因为种种不能回家过年的人的情感替代形式,而且也成为将全球华人对大限度地聚合在一起达到“天涯共此时,华人共团聚”的极好形式;

其四,春晚本身的节目设计,也体现了仪式化的要求,如晚会开场的“欢庆歌舞”,如新年钟声敲响时的共数“倒计时”,结尾的全场大合唱“难忘今宵”等等,这些固定化的程序反复出现,便形成了一种象征符号,从而完成了一种新的春节仪式化程式的要求。

三.民族文化

春节联欢晚会的规格和空前的春播范围实现了中华民族每年一度的心理聚合,而完成这样聚合的文化召集者则来自于春晚所具有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

首先是主题民族化。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家庭文化的民族,重视的是国泰民安、家庭和睦,所以有家和万事兴的说法,这种民族心理诉求,往往也反映在春晚的主题基调上,每年的春晚主题往往都是“和谐”“团圆”“吉祥”“美好”为核心,这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心理趋向,也是民族凝聚力的展示。

其次是内容的民族化。春晚的内容诉求往往有着强烈的民族伦理特点。不管是家人之间的亲情感受: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美;
还是亲朋好友之间,邻里乡亲之间的和睦相处,进而在更大的层面上神州大地五十六个民族的亲如一家,这些都在春晚上有所反应,其中“家国同庆”“团团圆圆”的伦理亲情也恰恰最让国人倾心。所有,晚会的众多文艺节目所表达的也多是这样的人伦天长之情。歌曲《常回家看看》、《左邻右舍》;
小品《恩爱夫妻》、《邻里之间》让多少人感慨万千;
气势磅礴的大合唱《光荣与梦想》则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正是由于春晚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所有在这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能够和谐的包容在一起,雅俗共赏得以默契实现。

最后是形式民族化。春晚索要体现的是一种全民族的联欢气氛,各个民族的情绪都要被照顾到,因此,多民族的文化符号、文艺形式往往都被极力吸收,由此呈现出一股民族团结繁荣的气氛。借助春晚的影响,很多具有民族风格的歌曲,被春晚所看重并经由春晚而迅速流行,如《好日子》、《走进新时代》、《山路十八弯》等;
舞蹈方面,带有民族风味的舞蹈形式也备受春晚欢迎,如2012年春晚的开场后正式第一个节目 绛州鼓乐《鼓韵龙腾》,里面的大红稠,山西绛州民族风韵大鼓的使用等。

四.审美文化

1983年春晚的出现,不仅仅是开启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序幕,更应该被看作是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一个坐标点。春晚办了三十多年,这三十多年正是中国社会转型,人们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意识不断嬗变的三十多年,从某种意义说,春晚的形式,内容,风格,甚至包括现场观众的衣着打扮,行为神态无不体现着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变迁。若回首这三十多期春晚,笔者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和审美趣味的变化。

当然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审美活动,春晚的审美文化内涵是极为丰富的。众多的文艺界精英无不把上春晚作为自身艺术能力的体现和对作品成功的认可及奖誉。这种认可的价值是巨大的,如春晚中的优秀歌曲、舞蹈在社会上的流行和被模仿;
春晚相声小品中的“经典话语”的风行等。就笔者而言,最大的梦想就是现在努力学好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能够成为春晚的总导演。

【篇三】“江苏红色文化精神有哪些,主要内涵是什么?自己的感悟

女排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女排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遵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更关键的是,它因契合时代需要,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它一直与女排的得失、沉浮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

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

"中国女排精神"依然是爱国主义的象征

这是一场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比赛!面对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卫冕冠军巴西队,年轻的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成功翻盘,硬是在近万名巴西观众的呐喊声中上演“神逆转”晋级半决赛。尽管这还只是淘汰赛,但是女排姑娘们的坚韧、顽强、无畏似乎让时光倒流,让国人再次见证了中国女排的精神力量!

“中国女排”四个字,在国人的心中蕴含着特殊的意义。35年前,当国家百废待兴追赶世界潮流、当中国人敞开国门难掩自卑的时候,中国女排自1981年到1986年开创的5连冠伟业,就像久旱甘霖,激励了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在那个峥嵘岁月,中国女排就是民族精神的旗帜!

35年后,中国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很多方式展现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但任凭岁月流逝,“中国女排精神”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无数中国人心里,她依然是爱国主义的象征和民族自豪感的体现。尤其是在中国三大球普遍低迷的当下,女排更是中国唯一能在普及者众、市场化高的团体竞技项目中与欧美体育强国扳手腕的。

这35年,也是中国女排历经风雨、起起伏伏的35年。

自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夺得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后,随着郎平、梁艳等黄金一代选手的退役,中国女排荣耀的光环逐渐褪去。1988年汉城奥运会半决赛中负于该届冠军苏联女排,最终获得铜牌。1989年第五届世界杯,中国女排不敌苏联和古巴获季军。1990年第十一届世界女排锦标赛,还是输给苏联,卫冕失败。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女排陷入低谷,只拿到第7名。

“铁榔头”郎平1995年临危受命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在她的努力下,中国女排状态回升。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面对当时的霸主古巴女排,中国姑娘们1:3惜败收获银牌。1998年在日本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女排锦标赛,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依然倒在了古巴女排掌下,屈居亚军,随后郎平辞职。

中国女排在悉尼奥运会上止步八强后,2001年陈忠和走马上任,开启了中国女排一个新的高峰。在完成了新老交替后,中国女排终于在2003年第九届女排世界杯中以11战全胜战绩拿下冠军。从1986年到2003年,再次拿到世界冠军,中国女排用了17年时间。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面对伤病的不利局面,愈战愈勇,决赛面对俄罗斯,在先失2局极为艰难的情况下,连扳3局,神奇地战胜对手,20年后再次夺得奥运金牌。

2005年后,中国女排因为伤病等原因成绩出现下滑,2006年女排世锦赛上取得第五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半决赛中负于劲敌巴西女排,最终取得季军。

随着2009年陈忠和交出执掌中国女排8年的教鞭,中国女排在跌跌撞撞中滑向低谷。2009年,主教练蔡斌率领中国女排在亚锦赛决赛上爆冷不敌泰国,导致蔡斌下课。2012年,俞觉敏带领中国女排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中排名第五,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意外输给了日本队,无缘四强。此后,又在第三届女排亚洲杯中不敌泰国女排卫冕失利。

2013年郎平第二次挂帅,但她复兴中国女排之路一开始充满荆棘。2013年女排亚锦赛,中国女排先后负于泰国、韩国,首次无缘三甲,成为征战该项赛事38年来的最差战绩。不过在郎平的悉心培养下,中国女排的第三个“黄金时代”在逐渐形成,开始发生蜕变。

尽管2014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最后不敌美国屈居亚军,但这是自1998年后征战世锦赛的最佳战绩。2015年女排亚锦赛,中国女排战胜韩国,时隔4年重回亚洲巅峰。2015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3:1战胜日本女排,自雅典奥运会夺冠时隔11年后,第一次拿到世界排球三大赛的冠军,这也是郎平作为主教练所得到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宝剑锋从磨砺出”,一支全新的中国女排已经开始崛起,在公布的奥运12人名单中,除了三战奥运的老将魏秋月、二进奥运的惠若琪和徐云丽之外,其余运动员全都是没有过奥运经历的“新人”。

32年前,老女排拿到了洛杉矶奥运会的金牌;12年前,“黄金二代”以惊天逆转收获雅典奥运会的金牌。在里约,中国女排新生代们,能否继承前辈衣钵、再创辉煌值得期待,不为别的,只为我们从她们坚毅的眼神中看到了“女排精神”!年轻的中国女排虽然开局不利,小组赛2胜3负仅列B组第四,但晚成成就大器,女排姑娘们终于在对阵东道主巴西队时爆发,用一场振奋人心的比赛实现了绝地反击,宣告了那支世界杯冠军队伍开始回归,宣告了女排精神回归!

35年的中国女排风雨之路,其间尽管充满起伏曲折,不忘的是“女排精神”。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象征着顽强、拼搏、不服输、集体主义的“女排精神”永不退色,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篇四】“江苏红色文化精神有哪些,主要内涵是什么?自己的感悟

焦裕禄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2014-04-16 20:01eQH4 | 分类:电脑/网络 | 浏览4870次

分享到:

2014-04-16 20:33提问者采纳

艰苦创业、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坚忍不拔、无私奉献、一心为民、鞠躬尽瘁
以民为本,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篇五】“江苏红色文化精神有哪些,主要内涵是什么?自己的感悟

本文共有5318.5字,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第一篇: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第二篇: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是否有必要重温五四历史第三篇:焦裕禄精神的内涵是什么第四篇:雷锋精神内涵是什么第五篇:五四精神反思及内涵

正文第一篇: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有的认为是爱国主义,有的认为是民主与科学,有的认为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有的认为是理性精神、个性解放,有的认为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有的认为是破旧立新的革命或变革,有的认为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等等。这些说法都是有道理的,事实上也是联系在一起的。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第二篇: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是否有必要重温五四历史问题: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是否有必要重温五四历史? 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让我对五四运动有了新的理解。我认为五四精神的内涵实际上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具体来说,首先,它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永恒不朽的主旋律。在这段时期,人们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了理性,人们不再是坐视不理,而是采取了了一些手段,提出了有效的方法来反抗。尤其是学生队伍的壮大,他们纷纷罢课,工人罢工,他们走上街头进行爱国示威游行活动,勇于提出“拒绝签字”的口号,他们这种爱国的行为和举动影响到了全国,导致这场运动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而且,只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足以达到这个效果的,这也正说明了爱国主义是全国人民所具备的高尚精神。五四运动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政府卖国行径的强烈抗议,是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精神的迸发。

【篇六】“江苏红色文化精神有哪些,主要内涵是什么?自己的感悟

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70多年前,红军战士战胜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长征精神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 崇高的理想 坚定的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

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始终鼓舞着广大红军将士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的是草根,咽的是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周敌军围追堵截,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走上抗日救国前线。红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广大指战员们对革命理想执著的信念,靠的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一位红军老战士在回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也不倒下?”的提问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大于天。”正是靠着这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前进的道路被敌人封锁了,就在崇山峻岭、深山峡谷中辟路前进;部队被敌人截断了,就以钢铁般的意志实行突围;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抛石块,血战到底。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无数先烈战死沙场。如果说懂得为崇高理想而斗争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话,那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正是这样一支钢铁劲旅。
长征胜利表明: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是红军长征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铸造了我们的军魂! 二、牢记宗旨 心系人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长征时期,党坚持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为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长征途中,物质极其匮乏,甚至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但红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长征途中,红军所过之地绝大多数是偏辟的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红军每到一地,就积极动员群众,宣传北上抗日的方针,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不动群众一草一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并帮助各民族人
民群众建立起人民政权和革命武装。红军将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各民族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大力支持。当地广大人民群众主动为红军捐粮草,给红军带路,照顾伤病员,甚至参军打仗,这一切都有力地支援了长征
长征胜利教育我们: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得民心则兴、失民心则亡,这是铁的规律。因此,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心系人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三、 胸怀全局 严守纪律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严明纪律的政党,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胸怀全局,是模范执行党的纪律的前提。只有胸怀全局,严守纪律,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长征的胜利是党和人民军队铁的纪律的胜利。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从革命利益出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严守纪律,真正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坚决完成战斗任务,可谓“军令如山重,纪律似铁坚”。懋功会师时,担任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第37团刚翻过雪山到达镇口,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他们原路返回盐井坪,为会师部队担任警戒。该团没有任何怨言,忍着饥饿、寒冷和极度疲劳,重翻夹金山,到达指定地点。长征中,红军将士还自觉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群众纪律,得到了沿途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
长征中,红军团结统一,严守纪律,还表现为各部队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以及同闹分裂搞独立的行为作斗争。长征中的各路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虽然独立进行,但在长征这一全局中,大家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红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后,曾发生过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严重事件。党中央为了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终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维护了红军的团结统一。
长征胜利告诉我们: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障。同样,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也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四、艰苦奋斗 甘于奉献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我们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在探索兴党、强国、富民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党百折不挠,顽强进取;作为图强求兴的奋斗方式,使我们党在改变中国面貌的历程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作为高尚纯洁的政治品格,确保我们党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人民军队的艰苦奋斗史。万里长征,艰苦卓绝。红军将士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斩关夺隘,抢险飞渡,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的历程。“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海拔4000多米的川康雪山,使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长眠于此;千里沼泽、连鸟兽都不能出没的川西草地,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红军战士在“爬过雪山就是胜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号的鼓舞下,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恶魔,并且表现出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胜利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全国人民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1.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2.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 3.读懂长征的精神力量
4.理想信念是红军长征创造奇迹的精神支柱 5.纪念红军长征胜80周年应该知道长征历史意义 6.为实现中国梦弘扬中国精神 7.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8.县政协严以修身学习研讨情况总结
9.“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学习资料汇编(全文(2

推荐访问:江苏 内涵 感悟 主要内涵是什么?自己感悟 有关红色文化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