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时间:2022-08-23 15:0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指导思想,供大家参考。

指导思想

 

 、 指导思想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 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 具有情境性、 渗透性、 持久性、 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

 其教育功能是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 熏陶而实现的。

 而绿色校园文化则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绿色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颜色, 它蕴含着无限的自由和发展空间。

 为了创建绿色学校, 促进教师与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我校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认真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 努力提高学生的绿色意识和能力, 积极履行生态岛建设背景下的学校文化使命, 促进人与人、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特制定具有我校特色的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二、 创建目标 用“绿色思想” 培养人:

 确立环境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成立环境教育的相应机构; 开发环境教育课程, 探索环境教育实践模式, 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

 用“绿色观念” 教育人:

 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观念贯穿到教育、 教学、 管理的全过程,以提高学生的绿色意识与能力。

 用“绿色校园” 熏陶人:

 以绿化、 美化校园为基础, 师生共同参与建设绿色校园, 倡导校园“绿色文化” 、 “绿色文明” 的行动, 使保护环境、 建设环境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三、 创建内容 绿色校园文化就其内涵而言, 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其一, 指绿色环境的建设, 丛丛绿林,株株花木, 昭示天地人和谐相处。

 曲径通幽, 花香鸟语, 共相伴学海无涯乐渡。

 为学生创造

 一方健康成长的沃土, 给学生擎起一片施展个性的蓝天, 让每棵树, 每面墙, 每个景点都成为能够对学生产生熏染的老师。

 其二, 指学生在学校期间, 通过学校环境的感染, 规章制度的导向, 教师的引领影响, 使其成长过程中, 逐渐形成一个健康的体魄, 丰富的情感, 美好的心灵。

 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校园文化建设, 大体可分为精神文化, 行为文化、 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一)

 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绿色校园文化的思想核心, 是其它校园文化表现形态的灵魂。

 首先, 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我校的办学理念, 因为它又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

 培养具有人文思想, 科学精神, 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

 也是我们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思想指南。

 在以后的绿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中, 我们还要不断完善, 深化这一办学理念。

 围绕着这一理念, 形成我校办学特色。

 通过中层领导要对全校教师进行我校办学理念的培训, 座谈, 并且德育组与教务处要把办学理念与实际结合起来。

 普通老师要把这一办学理念融于自己的教学和德育工作中, 在日常各种活动中都要强化和落实这一办学理念。

 期末对教师的工作考核要把教师对办学理念的落实做为一项重要的指标。

 第二. 精神文化还体现师生角色的转变上, 给学生心理上、 人文上和人道上的关怀。

 我们要教师更新观念, 首先使自己成为一名教育者, 对学生注入人文关爱, 我们深信:

 “顽石在与自然的抗争中终究未能抵抗大自然的潜移默化, 更何况是我们自己的学生呢?

 我们的老师要从学生情感入手, 沟通师生间的情感, 建立了良好、 平等、 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感悟, 主动思考,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 完整人格的人; 培养其高贵的人性。

 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人、 理解人, 如何以诚待人, 与人相处。

 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 把学生真

 正作为一个有思想、 平等的人来对待, 而不再单一地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更注重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导向, 我们的教师要做到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 春风般抚平有问题学生的心灵, 帮助他们走出心灵上的困惑。

 给学生一个精神的家园。

 第三, 精神文化要从富有灵气的校园环境建设中体现出来。

 校园建设是精神文化的载体, 我们绿色校园文化下的校园建设就是要使我校园的每一处景点都有人文的内涵, 要使校园的每一块顽石都富有灵性, 要使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我们对校园建设的理想目标就是“校园处处是教育, 学生时时受熏染” 。

 在这方面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 充分体现我校精神文化的所在。

 在以后的校园环境中, 我们还进一步深化。

 (二)

 行为文化是学校的教师与学生, 在教学管理与学习锻炼中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和实践校园文化的内涵。

 行为文化强调 “人” 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 教师和学生是行为文化的主体, 也是我们绿色校园文化的实践者, 发展者, 也是受益者。

 1. 要加强党政班子集体在绿色校园文化中领路人的作用。学校领导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前进方向, 和发展的过程, 领导者首先应是一个学习者, 开拓者, 感染者,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起到领路人的作用。

 学校领导要积极参加各种与学校发展有关的学习和参观, 要进一步加强学习的意识, 用全新的教育思想来充实自 已的头脑。

 在工作中, 班子成员还要继续做到表率的作用。

 继续发挥自已旗帜的作用。

 要求普通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1]

 [2]

  下一页

 2. 教师是我们绿色校园文化的中流砥柱。

 教师是对学生产生影响最大, 最直接的人, 我校的教师正用自己的行为去铺垫着学生的未来,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充分体现了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作用。

 为了 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校积极规范教师行为。

 要加大对教师行为的规范, 通过领导者的引领, 典型教师的示范, 扩大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力度。

 教师要衣着得体, 要大方而又富有生气。

 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给学生以平等、 和谐、 自 主、 协作的引领。

 这样使我们的老师真正成为教育者。

  3. 我们的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 我们的校园文化主要是为学生的成长搭设一个发展个性的平台, 在绿色校园文化的影响下进行“自我教育” 。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这是我们绿色校园文化的最终归宿。

 因此学生行为是校园文化的主体, 校园文化的效用最终会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出来, 同时学生的行为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使学生的行为朝能“真正能肩负起社会责任的人” 的方向迈进。

 在学习生活中, 我们要通过纪律的规范, 教师的引领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 在行为上规范自已, 在思想上提升自己, 使学生由原来的“让我成长” 转变成为“我要成长” , 通过“自我教育” 的行为使学生健康的个性得以张扬, 错误的、 幼稚的思想、 恶习得以改正。

 我校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组织——少先队的作用, 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

 另外学生们还参与到校园建设的劳动中去, 在劳动行为中锻炼自己, 培养能力。

 我们主张学生领养绿地, 给学校的校园建设规划蓝图, 学生独立搞环保调查, 对本学年或全校师生进行环保讲座。

 还要举行以环保为主题的各种竞赛, 文艺节目等, 以进一步完善自已的环保行为。

 (三)

 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外在标志,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对周围世界的美感, 能陶治学生的情操, 使他们变得高雅。

 ” 环境可以造就人、 培养人、 改造人。

 努力为学生创设一流的学习教育环境, 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 成为我校整体工作的一项大事。

 学校经过近两年的努力, 校园的环境悄悄地发生着可人的变化。

 以后的校园建设中, 计划加大物质方面的投入。

 (四)

 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必要保证, 是环境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制度好比催化剂, 可以规范人们的言行, 养成良好的习惯, 促进人的健康成长。

 我校将制度建设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 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紧密结合, 相得益彰。

 在我校, 制度不仅仅是约束人们的一项措施, 更是让师生在参与制定和执行制度中得到教育, 得到激励。

 力求让师生在用制度来规范自己时, 没有压抑的感觉, 只是为了在更好的机制环境下学习和工作。

 对学生规范的制度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爱, 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而不能使学生在“禁止” , “拒绝” 中发展成长, 同时对学生的要求还须体现对学生自主性的调动发挥。

 我校将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 在教职工管理中, 在职务晋升、 奖金发放、 职称评定、 评优奖励中创造良好的竞争机制, 让教职工在竞争和合作中体会教育的乐趣。

 在学生管理中, 引入文明学生、 文明班级评比制度, 我们特别主张培养学生个性, 在各项活动中张扬学生, 展示自 己, 让学生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得到提升; 在活动方面, 要制定每学年绿色学校实施细则, 让师生在建设秀美校园, 构建绿色校园文化中得到熏陶; 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制定教育教学评价细则, 让良好教学评价和反思, 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又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既有实践之乐, 又有创造之功。使学校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

 这是我们进行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 的。

 四、 保障机制 1. 成立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 保证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 有效地协调全校的力量, 形成齐抓共建、 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局面, 强化校园文化的管理, 有组织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经研究, 决定成立港西小学校园文化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课程渗透 环境教育具有跨学科、 综合性、 社会性、 生活性等特点, 因此适宜在基础型、 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中开展教育。

 3. 课题研究 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确立环境保护方面的总课题, 在此基础上, 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的专业优势确立相应的子课题, 以形成环境保护方面的课题网络。

 4. 社区活动

 在实施以环保为主体的拓展型、 探究型课程的教学时, 要充分利用社区各种教育资源, 加强与社区的互动, 促进学生环境道德和环保行为的养成, 同时, 改善学校及其周围和社区环境。

 5. 绿化美化校园 学校应制定和实施全校的绿化、 美化、 生态化的计划和措施。

 校园内应尽量种树、 植草、 栽花, 以增加校园的绿化面积, 同时, 注意树木间、 树木于景观间的合理配置, 充分考虑环境美育对学生所起的作用。

推荐访问: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