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民族交流与互鉴,练习卷

时间:2022-06-10 12:2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民族交流与互鉴,练习卷,供大家参考。

历史——民族交流与互鉴,练习卷

 

 一、民族交流与互鉴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的交流与互鉴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

 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 12 分)

 材料:

 可建国号曰大元,盖 取《易经》“乾元”之义。

 B.

 《元史》(节选)

  我朝(清朝)

 设官,大 半沿前明数百年旧制。

 D.

 《清史列传》(节选)

  1. 以上材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古代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发展状况。将其与所 属民族对应。(填字母,

 3

 分)

 契丹:

 C

 蒙古:______

 满洲:______

 党项:_____A.西夏货币

  C.契丹文字

 2. 根据提示完成以下表格。(4 分)

 材料 视 角 信

  息 A _________ 反映了西夏统治者仿效中原王朝铸造货币 B 政治和文化 反映了元朝统治者仿效中原王朝建国号 C 文

 化 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 反映了__________

  二、诗歌中的历史

 文学家、艺术家以其独有的视角诠释历史,为后人提供启迪或警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 8 分)

 1. 下列诗句评价了中国历史上的四位皇帝,请将诗句前代表皇帝所处朝代的字母,填

 入下方“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中对应的空格内。(每空 1 分,共 4 分)

 A.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B.文皇仁义播敷天,李氏无伦三百年。

 C.汉家中叶盛,六世有雄才。厩马三十万,国容何壮哉!

 D.开府据应天,积粮高筑墙……北伐取大都,海宇复华邦。

  2.根据诗文的内容,提炼诗文作者评价“皇帝”的角度。(2 分)

 3.运用所提炼的角度,任选一位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加以评价。(2 分)

  三、“时空”透视古代中国( 10 分)

  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为历史演进提供环境和舞台。请阅读下列材料,感悟古代中国的发展。

 A. “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

 ——中俄《尼布楚条约》

 B.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康熙 1683 年《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1. 将材料 B 至材料 F 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字母)。(4 分)

  2. 将材料 A 至材料 E 所涉及的区域按方位填入下表。(4 分)

 3. 用一句话归纳以上材料中蕴含的历史主题。(2 分)

  一、王朝更替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与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第

 1

 小题

 3

 分,

 第

 2

 小题

 5

 分,第

 3

 小题

 2

 分,

 共

 10

 分)

  B.讲经图

 C.含嘉仓遗址

 材料一:

  A.进士雁塔题名碑

 D.半两钱 E.行省铜印 F.军机处 G. 21

 世纪出版的

 《锦衣卫》

  1.

 将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

 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B

 A

 G

 F

 2.

 上述图片可以反映大一统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任务。(图片可重复 选择)

 任务一:以大一统国家的治理为研究主题,可用图片 D 、

  反映经济方面的措施; 可用图片 A 、图片 B

 反映

  方面的措施。

 任务二:以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政治措施为研究主题, 图片 A 、

  、

  是原 始史料;图片 E 、

  既是实物史料又是文献史料。

推荐访问:练习卷 民族 历史 交流